第161章 南察风波(十五)战略(2 / 4)

大明元辅 云无风 4416 字 2020-12-04

小一些的战略,以使蒙古不会继续在“高务实风格”的战争中如前三次作战一样吃了大亏。

辽东的大战略是什么?是争夺商路。

无论是对于大明而言,还是对于蒙古左翼而言,之所以来叶赫打这一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北关商路。

至于叶赫……它虽然是女真强部,但在大明或者蒙古眼里,都只是怀璧其罪的那个匹夫罢了。其强盛在于掌握了北关商路,而这次被打也同样因此。如果还要再往前看,高务实杀清佳砮、杨吉砮二人,也是为了北关商路而以此雷霆手段警告叶赫不要自误——通俗点说就是“给爷老实点”。

高务实的举动实际上就是大明对北关商路的态度具体化:叶赫可以掌握这条商道,但你们必须有一个行为准则,那就是老老实实听大明的话。一旦开始有不听话的表现,那对不住,清佳砮、杨吉砮的下场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大明是整个“商业”的中心,也可以算作是终点,所以它不需要自己掌握这条商路,只要有听话的小弟掌握着就可以了。大明在吃了肉之后,也不介意给小弟喝口汤。

蒙古和大明显然不同。女真和蒙古的贸易是没人管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蒙古进攻叶赫显然不是贸易之争。

蒙古来取叶赫,主要目的有两条:其一,尝试取代叶赫,控制北关贸易,进而给察哈尔补血;其二,“牵一发而动身”,通过出兵叶赫,把辽东周边的局势搅乱,吸引明廷的注意力,最好是让明廷在辽东周边的女真部落中大笔投入——无论财力还是军力,进而继续延缓大明对察哈尔的备战期。

第一条目的在寻常人看来是最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按照明廷的习惯,和谁做生意都可以,就是不能和察哈尔这个“大元皇帝”做生意。

但布日哈图知道这其中是有些猫腻的,比如大明以前也不肯和察哈尔做生意,但他们和察哈尔周边的各个部落都可以做生意,这些部落转头去和察哈尔再贸易,大明却是不管的。换句话说,谁都可以充当大明和“大元”之间的二道贩子。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做法,它体现出大明的一种特点:我只需要“处中国”自然就能“治万邦”,出了明境我就懒得管了。

叶赫在大明看来,属于半个明境,所以大明半管不管。但布日哈图相信,只要叶赫不再是叶赫,比如变成了察哈尔,大明一开始肯定要管,然而一旦发现帮叶赫“复国”过于困难,尤其是花费太大的时候,大明多半就会选择默认眼前的局面。

这个局面,当然就是察哈尔吞并叶赫。那么然后呢?

叶赫的北关商路如此要紧,大明也需要它啊。而且,不仅朝廷需要,辽东将门更加需要!没有了北关商路,辽东将门吃什么去?朝廷的饷银吗?那只够个温饱啊!

所以,辽东将门一定会想方设法继续打通这条商路,先是从朝廷方面想办法——这也是布日哈图的主要目的,即争取得到“贡市”,哪怕为此给大明上表称臣也无所谓。

但这一条或许没那么容易,那么就要走另一个渠道,即通过私市维持贸易——李成梁肯定是同意的。而朝廷方面即便知道,多半也不会声张,因为朝廷对北关贸易的那些物产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需求。

这样一来,布日哈图的计划也算成功了。

同时,这条计划无论是否成功,都不影响他的第二个目的,即吸引明廷的注意力,向辽东周边尤其是女真各部倾注力量。

叶赫是女真目前实际上的第一强酋,真实实力肯定超过名义上的“满洲国主”哈达部,所以一旦叶赫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甚至不必“毁灭性”,只要是严重打击,都会导致女真各部实力失衡。

彼时,哈达会想起叶赫曾经从他那里挖走了很多人,努尔哈赤会想起他与叶赫之间的杀父之仇始终是个隐患,甚至于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