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桅杆容易折断之类的麻烦,因此西式帆船的桅杆上都有加强缆以稳定桅杆。但是这又使得风帆无法绕桅杆转动,所以西洋的横帆在侧风下的效率很低,于是他们便用衍帆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后来西式帆船又发展出的翼帆,以此进一步加快了航速,不过这玩意目前还没出现,高务实暂时不必理会。
总的来说,在历史上,西洋帆船用帆的总面积战胜了中国帆船的单位面积效率,一艘850吨左右的西洋帆船的总帆面积可以达到6个篮球场那么大,而战列舰的帆面积可以超过10英亩。
高务实记得最后一次帆船蓝飘带的获得者平均速度已经可以达到16节左右,而一战时期的烧煤的蒸汽军舰也不过就是这个水平而已。
在京华以前,中国帆船还有个问题就是炮位和防御力的问题,不过这两个问题的起因则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就是后世让很多中国人自豪的隔水舱设计。
这个问题其实是这么回事:如果整个船没有隔水舱的话,你只需要一个口子就能把货物吊入舱里,再通过移动货物的位置,把舱位装满就行了。
但是如果有隔水舱,你就需要在每个舱都开口才能把整条船装满,于是你的甲板上就会有好几个口子,下层的主甲板也是,再下层还是,于是你就会损失相当多的炮位。
中国帆船由于有隔舱的隔板来支撑结构,所以建造的时候要么不使用肋材,要么使用的很少。而西洋帆船由于没有隔舱来支撑结构,因此大量使用肋材,尤其是军舰,几乎一根连着一根。
这些肋材提供了很好的防御效果,比如拿破仑时代的18磅舰炮的实心炮弹,在300码的距离外甚至不能对46英寸厚的肋材造成决定性损伤,抵近射击也无法贯穿。
要知道,当时每个英国战列舰的炮位左右两边各有一根肋材,因此真实的海战中被击沉的军舰的比率是非常小的,多数都是俘获。
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就利用北美大陆丰富优质的木材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批橡木战舰,这批战舰在与其后英国企图重新夺回北美殖民地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次战争的海战中,英国战船在中远距离发射的炮弹常常被美军舰船的船体弹开,使得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炮击技术无法发挥优势,英国船员为之惊呼为“铁船”。
而美国军舰仗着船体结实而大量装备短重炮,与英军大打近程炮战,结果英军反而被美军强大的近程火力打的伤亡惨重,从而使得年轻的美国海军赢得了海上的胜利。
[注:当然美国陆军就没这么好运,被从加拿大过来的英军打得连首都华盛顿都丢了,结果让英国佬把总统府都烧了。好在总统府是石制建筑,只是被烧得乌黑,后来美国人只好把总统府刷白……这就是美国白宫的由来。]
而中国帆船由于较少使用肋材,所以相对容易被打穿,炮弹造成的伤害会远大于西洋帆船。[注:日本人的船更惨,曾经用8艘主力船围攻一艘荷兰商船而被统统击沉的战例。]
同时,西式舰船的船体结构的增强也有助于在船上装备大量的火炮,而不必担心被密集开火的火炮的后坐力震散架了。
原先中式舰船的船体结构则无法承受这样的力量,这也就是原历史上中国舰船最多只能装备不超过30门火炮的原因——不是不肯,委实不能。
所以如果以原历史上的情况来说,中国帆船是一种优秀的商用船型。由于使用硬帆,使得操作方便,所需要的水手数量比软帆的西洋帆船少了不少,在复杂海况下也更加灵活。而由于使用隔舱设计,抗沉性和造价也比西洋帆船更加优秀。
但是由于速度、炮位和防御的原因,这种中式帆船不适合用来作为热兵器时代的战舰,尤其是实心弹作为主要武器的时代。
这里就有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