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郑忠信出使建州,他回国后向朝鲜国王报告:“后金其兵有八部,二十五哨为一部,四百人为一哨。……一部兵凡一万二千人,八部大约九万六千骑也。”这个报告虽然可能不太准确,但也可当做一家之言。
如果粗略概论,大概可以这样说:其一是努尔哈赤手中的核心满洲八旗长期处在“近六万”这个数目上;其二是随着战争俘获增多,非女真人投靠其麾下的兵力日渐增强。
眼下的女真各部之中当然没有几个汉人从军,能够拉出来随征的军队都是女真人。换句话说,女真各部现在的人口应该比原历史上努尔哈赤统一满洲之后的人口更多一些,否则在各部都留有部分兵力看家的情况下,怎么能凑出将近五万人来随征?
由此高务实得出一个结论:努尔哈赤统一满洲的过程虽然仅从史书记载上看是相当顺利的,遇到的阻力仿佛也谈不上很大,但实际上依然损失了不少女真人口,因此当前女真各部从人口角度而言要胜过原历史上萨尔浒战前的满洲。
嗯……那意味着可以考虑削弱削弱。
除了女真各部的近五万仆从军,科尔沁部这次也毫不意外地站在了大明一边,不过由于前一次科尔沁部遭到的损失不算小,这次他们出兵的规模却不及上回,不再是全族尽出,而只是凑足一万,多的就没有了——这也可以理解嘛,毕竟再来一次损失惨重的话,科尔沁部差不多就完犊子了。
于是乎,辽东方面的女真、蒙古仆从军总兵力便高达六万,加上辽西六万、辽东六万,辽东一镇出兵居然高达十八万之多,为此次作战单镇出兵人数之首,相当于辽东全镇总兵力——仆从军人数正好抵消了不能出兵野战的卫所军总数。
在这些情况都被京师报界得知之后,整个京师无论民间还是官场,都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前景足够看好,认为这已经不可能会输了。与此同时,高务实需要的“民族自信心”也的确得到了提振,大家都在掰着指头计算本次伐元之战规模之大。
四路大军,一路十二万,二路十万,三路二十万,四路十八万,全军合计高达六十万之巨!并且高经略的习惯大家现在都知道了,他是不喜欢“号称”的,出兵多少就是多少,六十万就是六十万!
大明励精图治二十年,积累的家底果然丰厚,竟能一战摆出六十万大军,试问天下谁能相抗?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对于实学派这二十年的改革终于也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尤其是相较于嘉靖末年时的惨相,偌大一个“带甲百万”的大明,居然被只有十万骑兵的“土默特鄂尔多斯右翼蒙古联合体”吊打,实在是让人悲愤交加。
现在呢?但凡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说实学派这二十年没有功劳。高务实给自己揽上如此大的压力,把这一仗拔高到“许胜不许败”的地步,难道不也有这原因在内么?
京师报界汇总了这些消息之后,又“认真分析”此战的打法,认为高经略此战应该是最西一路明蒙联军切断察哈尔与外喀尔喀部联系,这一路实际上应该算作北路;东路辽东军和西路宣府军负责左右夹击,中军即南路高经略本部攻守兼顾,在整个大局上形成“围三阙一”,只留给察哈尔军北逃一条出路。
然而,察哈尔北逃如果不能去西北方向的外喀尔喀,那就只能去好尔趁,甚至北山女真占据的那些既冷得要命又荒无人烟的真正蛮荒之地在今呼伦贝尔地区、大兴安岭西北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部。
可以说,察哈尔部要真去了那里,大概……也就没什么威胁了,因为那儿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能养活太多人口的好地方。到时候即便大明不去追剿,只要能逼得他们一年不能南下,等冬天一到,他们自己就得饿死冻死七七八八,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便全然不足为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