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廿三)封禅之阳谋(1 / 4)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347 字 5个月前

第2059章 正国本廿三封禅之阳谋

封禅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隆重的祀典,秦始皇、汉武帝等雄才伟略的帝王都举行过盛大的封禅仪式。这里“封”是指祭天,“禅”是指祭地,合起来就是祭祀天地的意思。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面看起来,封禅只是一种祭祀形式,但其实封禅还真不是普通祭祀,所以它的背后另有玄机,其亦为帝王权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封禅本身起源于人们对“天地”的敬畏与崇拜。由于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生产资料有限,古时人们只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诠释对天地的认识,认为上天掌管着日月、雷雨等,有能力毁灭自己;而大地则孕育万物生长,并以农作物收成的好坏来施行对人类的赏罚。

封禅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伏羲氏之前的无怀氏,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面记载了一段对话,大意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后想举行封禅仪式,管仲认为不合适,然后引经据典地说了一通封禅的来历。

管仲说,古人封泰山,禅梁父山者七十二家,知名的有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皆受命然后得封禅。也就是说封禅不是想封就封的,而是需要一个恰当理由的。

封禅一般是改朝换代,或者国家出现中兴之象才能举行的,而且有先后顺序,一般是先祭天,再祭地。祭天的地点是统一的,都是选择在泰山举行,因为泰山是东岳,东方主生,是万物之始,阴阳交替的地方;祭地的地方则有多个,云云山、亭亭山、梁父山、杜首山、肃然山、会稽山等,不同时期的地点并不一致。

同时,封禅作为一种国家级的超大型仪式活动,形制是复杂而神秘的。不过好在,后来有两个人对封禅活动的流程和内容作了规范,并为后世帝王所遵守,这两个人就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话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想举行封禅仪式,于是就召集咸阳城的书生,问这个封禅要怎么搞?结果很混乱,有人说封禅要坐蒲车,以免损伤泰山的草木;有人说要扫地而祠,席用苴秸。

显然,这些儒生全都没有说到点子上。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才不会计较这些细节,因此直接按照自己的意志定了流程。

他先乘车从泰山南坡上至山顶,勒石颂德,祭祀上帝,然后从北坡下来,禅于梁父山。所以可以说,秦始皇制定了封禅的1.0版本流程,即一封一禅。至今泰山还有秦始皇封禅的遗迹,比如泰山石刻、五大夫松等。

到了汉武帝,他对封禅仪式的流程和内容进行了丰富,形成了二封二禅。即先从梁父山祭地,然后在泰山脚下的东方位置设置祭台祭天。然后,汉武帝再率领少数大臣登顶泰山,在山顶上再次祭天。

第二天,则从泰山北面下坡,来到附近的肃然山再次祭地。由此可见,这个流程更加复杂,其后世历代帝王封禅,基本也是按照这个流程来的。

当然,在封禅的时候,所用材料也是非常讲究的,汉武帝祭祀所用物主要有产于江淮一带的一茅三脊草,各地珍贵的飞禽走兽的羽毛、毛皮,并用五色土杂封起来。

在隆重的乐声中,汉武帝身穿黄色衣服亲自跪拜,昭告上天和大地,封禅完毕后下令改元,还命令诸侯在泰山脚下建立“治邸”。

说到这里就能看出,封禅显然是一场劳民伤财的大型活动,所以它必须建立在安定的社会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上,而且有着严格的礼制规定,要师出有名,注定是不能经常举行的。

据考证:历史上举行封禅的皇帝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想封禅而最终未果的,有魏明帝、宋文帝、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

其他皇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