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木已成舟(2 / 3)

他们给云慕林去函。最好是在他们发函后暗中劫夺信函,造成双方信息停滞的不同步局面,局势反而对我们更有利。”

“这样他们以为云慕林最终会收到信件,所以能暂时安分施粥一阵子。而云慕林没有收到信函,就会继续肆无忌惮的在尚书省压下奏折,对圣上瞒报西受降城的旱情。”

“然,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何?”温以恒诚恳的发问。温以恒不想受限于自己立场的思维局势,所以现在但凡苏九冬有了新的想法,他都会在意看重。

苏九冬双手一摊,直截了当的说道:“就是为了引诱云慕林继续瞒报西受降城的旱情呗。”127

温以恒顺势询问道:“倘若任由云慕林继续瞒报旱情,朝廷的赈灾款粮迟迟不发,对城中百姓是否不利?而且我们这算不算是在利用灾民与云慕林打擂台?”

苏九冬镇定自若的回答道:“有隐次归的粥厂在,他完全按照我的要求,每日想向灾民施粥三次,每一碗粥都是能确保灾民吃饱的立筷不倒程度,哪里还会对灾民不利?”

“至于刚才的说的利用灾民与云慕林打擂台,这就更不可能了。” 苏九冬的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我不是云慕林那样冷些无情的人,不会拿灾民的性命做赌注。反而是云慕林自己最先瞒报旱情,才致使旱情加重。”

苏九冬做不到像云慕林那般冷血冷性、学不来云慕林身上那种为了一己私欲、不惜牺牲受旱情困扰的灾民、将黎民百姓的饥馑于不顾的“精神”。

苏九冬戳戳温以恒的心口,对温以恒的谦虚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局面之所以在好转,皆是你的功劳啊!”

“自我们在西受降城留下之后,你积极号召官员捐款,如今又能骗得隐次归开设粥厂、捐赠银两,才算是解决了石一清的燃眉之急,使得旱情后的赈灾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援助。”

“如今形势在变好,我们趁此机会稍稍借助旱情做做文章,既不杀人也不害命,也不算过分吧?”苏九冬与温以恒四目相对,言谈间带上了微微撒娇的语气。

温以恒淡然一笑:“你不妨说说你想借此机会作何文章?”

苏九冬下意识看向温以恒的竹直的手指:“自然是想借你的手写封信,送到京城去。”

“送信去京城,最后还不是被云慕林压下不让报的结果而已。”温以恒有点看不懂苏九冬意欲何为了。

苏九冬笑得高深莫测:“我可没说送去尚书省,只说了送去京城而已。西受降城的旱情持续已有两个月之多,即便现在有云慕林拦门瞒报,最后还是会爆发。”

温以恒一边聆听苏九冬的观点,一边在脑中盘旋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由于目前还没有得出合适的结果,温以恒便不着急出声,由苏九冬继续讲解道:

“与其让圣上通过他人的奏折知悉西受降城的旱情,不如由你做上报的‘第一人’,由你向圣上披露旱情,以此可鉴你是心系百姓的。”

“这样也能增加圣上对你的好印象,对你改观,等将来惩罚你的时间就不会那么狠了。”

温以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再追问道:“你又为何笃定,我回京后一定会受到圣上的责罚?”

“用脚趾头想都想能知道。”苏九冬自信道:“此番你率军北征苏金国,虽然成功打了胜仗,但这也的胜仗也会招来天铎帝的忌讳。你自己早前不也说了,功高震主。”

“再加上我们在得知西受降城的旱情后,没有向圣上去函请示,而是直接在西受降城留下,托我阿爹带着口信回京后再向圣上禀报。这样先斩后奏的行为,肯定也会惹得圣上不满。”

苏九冬望进温以恒眼里,郑重其事的说道:“所以我才会笃定等我们回京后,圣上定然会对你有所动作。即便到时候你真的向圣上主动请辞了,圣上也定不会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