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王宁安到了益州之后,所作所为,都让人忘了他的钦差身份。
a a a a 马不停蹄会见益州的各界贤达,钦差官邸变得比酒楼还热闹,每天迎来送往,各路人等,都能有幸面见王相公,都能一起用餐,一起谈话。
a a a a 王宁安不计辛苦,一天能谈五六场,从早上到半夜,几乎没什么休息。也幸好他在六艺学堂的时候,练就了一副好嗓子,换成别人,早就趴下了。
a a a a 面对不同的人群,王宁安谈的东西都不一样。
a a a a 比如巴蜀的豪商,就侧重谈川陕直道,谈丝绸之路,谈和大理的贸易……遇到了小商人,就谈去除苛捐杂税,保持币值稳定,要给予安稳的经商环境,同时也要求他们要纳税,要配合朝廷;遇到了士绅农民,王宁安也有的谈,他强调要修渠打井,引水修路,要保证每个百姓,都有安全回家的道路,要让各地丰富的物产运出来。
a a a a 还请王方挑头,邀请巴蜀的宿儒前辈,王宁安和他们大谈教育,介绍办学心得,鼓励他们要培养实用人才,朝廷以后的取士,会逐渐改变以文章定命运的方式,要增加录取人数,要让更多的进士官到地方历练,培养才能,还要安排到各部院寺坐班,累积积分,才能正式授予官职……
a a a a 身为六艺的创立者,大宋享有盛誉的教育家,王宁安的谈话很有份量,王方等人频频点头,一个字不漏,全都记下来。
a a a a 见了这些人还不算,王宁安有去视察各地的驻军,他是将门出身,身边又带了一大帮将门子弟,大家凑在一起,把酒摆上,烤一只肥羊,几碗酒下肚,立刻勾肩搭背,骂这个骂那个,打成了一片。
a a a a ……
a a a a 苏洵最初很生气,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明明火烧眉毛了,怎么就公布了一条命令,然后就没事人似的,整天不务正业,专门喝酒聊天。
a a a a 最可气的是不只是王宁安,连苏轼和苏辙都被叫去了。
a a a a 尤其是大苏,他好热闹,好交际,别看他政治上有点白痴,但是忽悠起来一点不差,跟在王宁安的身边,替王宁安挡了不少酒,而且诗词唱和,说来就来,搞气氛绝对是一流的,只要有苏轼在,就绝不会冷场,别管多尴尬的场面,他都能给圆下来。
a a a a 王宁安很欣慰,他终于发现了小舅子的才能,其实真不应该要求苏轼太多,让他和吕惠卿、章敦比阴谋诡计,那是强人所难。
a a a a 木棒是磨不成针的,但是牙签也有牙签的用处不是!
a a a a 干脆,以后就让大苏敢这些事情算了,反正他过得快乐,自己也轻松不是。于是,苏轼就像是王宁安的影子兼发言人,天天帮着王宁安到处跑,没多少时间,所有人都认识了这个大才子。
a a a a 知道他是眉州人,是巴蜀的骄傲,也是王相公的小舅子,天子就欣赏的门生之一,嘉佑二年进士当中的文才第一人!
a a a a 苏轼还趁机把欧阳修最近的研究带到了家乡,要知道,以往蜀地的读书人都崇敬龙昌期,老头子入朝,很多巴蜀的士子都盼着老头子能立地成圣,成就一家之言,替蜀地争光。
a a a a 后来龙昌期因为教育学生的问题,被王宁安狠狠落了面子,从此之后,就一蹶不振,蜀地的士子对王宁安很有想法。
a a a a 可是三苏出现,尤其是苏轼的才华,让大家惊骇,原来巴蜀的文采风流,全都落在了这个马脸小子的身上!
a a a a 他才是咱们蜀人的未来,一时间,无数人奔走相告,苏轼的大名很快就超过了王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