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断章取义的功夫(二合一4000字)(1 / 4)

第二天,陈舟醒来时,已经是上午九点。

揉了揉有些痛的脑袋,陈舟低声说了句“这玩意,真上头……”

刚想起身下床,他就听到了手机的提示音。

下意识的摸了摸,找到手机。

陈舟点开看了一会,表情逐渐变得无奈起来。

这提示音不是别的,正是微博消息的提示音。

昨天他发完微博后,就一直没退出。

这会微博上已经炸开了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舟自己这条微博的评论。

也正是令陈舟颇感无奈的开始。

原本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还是这样的。

“恭喜陈舟大佬,喜提柯尔奖回家。”

“这个奖也能顺手吗?有没有大手子解释一下,我能不能跟大佬一样顺个手?”

“解释毛线,数论界的最高荣誉,你去顺个手看看?”

“楼上笑死,哈哈哈……”

“大佬牛逼!柯尔奖史上最年轻得主!华国史上第一位柯尔奖得主!”

“……”

但是随着网上新闻的爆发,这条评论下面,画风就开始不对了。

“我想等着大佬拿菲尔兹奖再一起恭喜,能来得及吗?”

“你想啥呢?菲尔兹奖在2018年,现在2016都没过完呢,不过存着也还是可以的……”

“我就想知道,大佬到底啥时候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再顺手领个菲尔兹奖回来?”

“相信不会让我们等的太久的,毕竟新闻都写了嘛……”

“呼叫陈舟大佬,快点把哥猜的证明发表吧,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呼叫陈舟大佬,等着你顺手的第一块菲尔兹奖!”

“呼叫陈舟大佬……”

画风就是这样变成了哥猜和菲尔兹奖的盖楼模式。

而这些的始作俑者,便是媒体们的新闻了。

在陈舟和年轻的数学家们推杯换盏时,网上就开始了新闻的大爆发。

这也是经过柯尔奖的酝酿发酵,所带来的效果。

只不过,这些新闻,正如陈舟所想的那样。

他的话完全被曲解,被过分解读了。

这些记者们充分发挥了断章取义的功夫,成功把陈舟的采访,报道成了“马上就要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随后就拿菲尔兹奖”。

这一点,光从陈舟翻的几个新闻标题,就能看出来了。

震惊!一位年仅20岁的年轻数学家,成功斩获数论领域的最高奖!据他所言,已经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你能够想象吗?年仅20岁的他,在拿下数论界的最高奖后,直言自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并要借此拿下菲尔兹奖!

震惊!20岁的年轻数学家,在征服了数论界的最高荣誉后,打算拿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去征服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看着这些新闻的陈舟,骂骂咧咧的把手机关闭了。

自己啥时候说过,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了?

这断章取义的功夫,有点太无敌了吧?

陈舟不知道的是,看到这些新闻的人,大部分却是相信了的。

只有少数人,没有完全相信,但是对他抱着更大的期待。

燕大数院。

沈靖已经成为了吴西平的研究生。

此刻,他正在吴西平的办公室里。

本来沈靖是打算跟吴西平请教课题研究的问题的,却没想到一走到吴西平的办公室门口,就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大福,你说陈舟学弟,他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而且瞅着菲尔兹奖就去了?”

“这我哪知道,他又没把论文发表呢,我只知道,他实打实的打破了柯尔奖的获奖年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