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而殷楚的后宫中,也不乏祝地贵女。
安泉君是寿阳太后的弟弟,贪婪无能,所以只赐田宅金银等实物,不可让此人干涉国政。
楚启、楚缓是现任祝王与昭国公主的儿子,从辈分算是殷长嬴的表舅,二人身份尴尬,又颇有才干,既可给于一定名分,又可联姻结好,以示看重。
如此一来,祝人们就会分化成两股力量,安泉君嫉妒楚氏兄弟的权势,而楚氏兄弟身为王族嫡系,自然不会向宗室屈膝。他们自己就会内斗起来,但在面对姜仲的问题上,他们又会抱团。
这就是昭王心中,在昭的祝人最好的状态——既形不成足够的威胁,却又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能为昭所用。
再说了,这些人都是“自家亲戚”,君王用外戚,那是天经地义,谁能反驳?
更重要的是,按照昭国的规矩,殷长嬴没亲政之前,军国大事必须加盖昭王与太后两重印玺,诏令方能有效。
宋姬此人,无能、糊涂、易于控制,殷楚必须提防这个女人手中的权力对国家造成破坏。
所以他要殷长嬴提拔祝人,用寿阳太后来牵制宋姬。
但同时,殷楚也很清楚,十个宋姬的破坏力,也比不上一个寿阳太后。因为宋姬不懂政治,可寿阳太后懂。
宋姬纵然再怎么没有政治智慧,也懂得儿子才是她的护身符,殷长嬴在,她才是太后,殷长嬴没了,她什么都不是。
而寿阳太后,只可与之合作,绝对不可信。
若非为了牵制寿阳太后,当年殷楚继位时,也不至于亲自撕破脸皮,非要同时立自己的生母夏姬为太后,破天荒造成了两宫太后并立的局面。
按理说,他都过继给了寿阳太后,名义上就与生母毫无关系了。可君王都不要脸了,想要做成一件不影响国祚的小事,往往都能成功。
夏太后虽懦弱无能,但有“太后”这层身份在,便有她的用处。
殷楚察觉到自己气力逐渐衰微,恐没多少时间,心中盘点了一圈昭国上下、内外诸事,才问“昭,对内将如何,对外又将如何?”
“对内,休养生息,再训强军,赏猛将、谋臣与说客,吸纳天下人才,先夺高杳关,再取安野、长明二郡。”殷长嬴毫不犹豫地说,“若十五年内,未曾夺回高杳关,儿子便向祝国求娶公主,为我大昭王后。”
殷楚提醒“还有阿蘅。”
这一句话,令殷长嬴和阿蘅都有些惊讶。
他们都没想到,弥留之际,殷楚还能想到她。
在阿蘅的记忆中,这个父亲对她来说根本就是个路人。
这四年来,殷楚看她的次数屈指可数,父女相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天,说过的话不到一百句。
阿蘅以为,这位昭王根本就忘记了她这个女儿。
只见殷楚叮嘱道“若郑国恢复元气,你必须把阿蘅嫁到郑国去当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