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二年,九月十三,晴,巳时四刻,旅顺港外海。
青海长天,北风飒飒,一望无垠的碧波上,一支船队正蓄势待发。两艘两千石,六艘千石,这是安海商会下属商行的贸易船队,承载着纪泽与他的近卫中军以及些许马匹,方从旅顺港出发至此。之所以在这旅顺港以南十里的洋面重新起航,却是为了避开旅顺港诸多辽东雇工的耳目,施展出安海船坊新式帆船的部性能。
“前桅主帆,升高些…后桅左翼帆,再向左…好…”两千石旗舰甲板上,陶萌一边奔走一边吆喝,指挥着水手调布船帆,“好,就这样,准备完毕!”
陶萌是半年前跟随陶飙加入安海商会的一名陶家湾老水手,如今已经荣升为安海商行的首席船长,而他所掌的,正是脚下这艘怪模怪样的旗舰。之所以说它怪模怪样,是因为它那展开的船帆比船只本身大得多,在西晋这是绝无仅有的。这正是安海船坊最新定型的第一艘两千石新型海船——剪式帆船。
一切就绪,陶萌擦了把额头细汗,不无紧张的看向指挥望台上的纪泽,余光则电闪般偷瞟了眼其身畔两位画一样的美人儿。直到昨天被通知从大蟹岛前来迎接纪泽南下,他才知道安海商会的后台东家,那位消失半年之久的年轻人,竟是传说中的抗匈英雄,血旗将军。本仅在东家面前展示新船的压力,却是骤然徒增了好几倍。
“开船!通知余船自行跟上!”纪泽的紧张程度并不亚于陶萌,见准备完毕,立刻下达了出发命令。这可是他纪某人剽窃后世飞剪式帆船的设计思路,在西晋山寨出的高新科技产品,其性能不免令他无限期待。
“起!”随着陶萌的喝声,船锚被水手提起,海船也缓缓启动。茫茫海上,猎猎北风之中,海船逐渐加速,直至在海面撒欢疾驰。其它晚一步出发的船只,转眼便被它很没义气的甩开一截。
高高的桅杆上,洁白的船帆吃饱了风,巨大的动力通过桅杆传递到流线型的船身;低干舷,尖船底,较少的上层建筑,使船的稳定性极好,同时,偏低偏后的重心,便于桅杆高度做到船身长度的四分之三,帆面积也就特别的大。
与这个时代长宽比普遍在31的大型船只相比,这艘船采用了61的大长宽比,船身显得十分修长、优美,且有足够空间布置三根超高的桅杆;船艏尖锐,像鲨鱼的头部那样向前伸出,水线面微微内凹,航行时能上抬,把波浪劈开;后部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和船艏、船身中部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小阻力体。
沿着前伸的船艏,向船正前方偏上的方向伸出一根支桅,支桅与前桅之间拉起四根帆索,加挂着三角帆;前桅、主桅、后桅挂着帆装,帆面的宽度大大超过了船身宽度,横桅伸到了船身以外,各桅杆除了使用主帆、顶桅帆等大小方帆,还有支索帆、翼帆等三角帆。齐的帆装能够接受各个方向吹来的风,但不像大航海时代欧洲帆船那种复杂的天幕吊顶索系,这些帆的索系经过优化处理,最多二十个水手就能非常好的操作。
这正是人类历史上风帆船的巅峰之作——剪式帆船,呃,山寨版!其名来自它劈波剪浪的空心船首,这种船的最高航速可达到大型帆船的极限——14节(一节约合185公里每小时),堪称日行千里。这类船型本应在后世的十九世纪才出现,但现在,凭借纪某人的剽窃精神,它提前一千多年诞生了。
不过,要说它是正宗的剪式帆船,却也不太公允,说是中西混血更为合适,因为许多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在它身上得以体现。首先,他有中国领先欧洲的水密隔舱。这艘船分隔了七个隔舱,如果其中一个进水,船只仍能航行;如果两个进水,船还能排水自救;即使运气坏到有更多隔舱进水,也能减缓船只的下沉,给船员逃生时间。
其次,它有可收放平衡舵。风向稳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