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下马步战(2 / 2)

排的横队。

此时,哥萨克骑兵已经冲到了五十丈内,他们看到明军骑兵翻身下马,弃马变成步兵,惊鄂的同时,顿时露出不屑。

居然有骑兵主动放弃骑兵的优势,选择不堪的步战,这就像一个人主动丢掉手中的长矛,而选择一柄短刀一样,愚蠢至极。

其实他们不清楚,明军采用这种战法,是百战百胜,创造出线式战术、空心方阵的光明王唐宁特意要求的。

唐宁之所以这般要求,自然是通过后世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正史中,在后世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人的处境和眼下明军的情况差不多。

日本人骑兵所用的战马马种,是从蒙古引进的,蒙古马种本就矮小,引进日本之后又进一步畏缩,变得更小了。

日本马的肩高只有一米三左右,而对手的哥萨克骑兵战马的肩高一般有一米五到一米六,差一截。

哥萨克骑兵每人配一支长矛,而日本骑兵则以马刀为主。

不用打,日本人便知道己方骑兵根本不是对方哥萨克骑兵的对手,所以从不敢正面与哥萨兵进行骑战。

在至关重要的黑台沟会战中,日军指挥官直接命令将马藏在掩体中,所有骑兵下马作战,利用事先布置的火力将冲过来的哥萨克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当然,那个时代已经出现了机枪,对密集阵形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但日俄战争还在一战十多年前,壕沟和铁丝网等还没有大规模应用,机枪也没有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所以日军比对双方骑兵的优劣,选择下马步战应对,得到了同时期和后各事家的肯定,说明这种战术是可行的。

放到如今,唐宁也觉得己方的军队面对这个时代的哥萨克骑兵,同样要尽量避免与其正面对冲。

在对方接近之前,下马步战以消耗其有生力量,然后再考虑集中歼灭。

艾能奇贯彻了唐宁的战术方针,在看到敌人舍弃攻击己方空心方阵,将矛头对准己方骑兵时,他立即按照平时的训练,下令骑兵体下马以步战应对。

实在是没时间构筑防御工事,不然的话,艾能奇都恨不得挖几条壕沟,再布置上铁丝网。

因为军上下,对光明王唐宁几乎都有着迷之相信,所以对唐宁创造出的战术战法,都认真的学习并贯彻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