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邦是一个血统纯正的汉人节度使,自然倾向于康国府的招安,然而,康国府仅仅派来一个信使,军队都向两镇汇聚,准备抵抗与吐番王国结盟的两镇进攻,但史国府在信使后面却跟随着一支大军!
人数上万的大军!
这就让陶安邦很为难了……
人家的上万大军可是不计算色目人那些垃圾的!
实际上,现在安西都护府的形势对于抵抗的两镇极为不利,若不是汉人的民族荣誉支撑着他们,安西都护府根本不会抵挡吐番王国的入侵!
吐番王国可是号称百万大军北上……
不然的话,安西四镇怎么可能有两大镇投靠吐番王国?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安西都护府根本无法抵挡吐番王国的倾国之军!
至于大唐本土的支援,想都不用想,大唐王室正与安禄山的大军在中原大战,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
中原大战的战场上还不时冒出来一个个捣乱,只知道aaaaaaaaaaagh~~~的绿皮部落,也不知道是哪块地里长出来的……
好在,大唐内陆的绿皮力量十分羸弱,根本影响不了大势,顶多只是干扰双方战场而已。
比如说两军交战中,侧翼突然冲出来几百上千个绿皮,然后被军阵绞杀成渣渣……
中原战场陶安邦不关心,也没能力关心,他现在正思考是否该投降……
当高象县沦陷的消息传来时,陶安邦多出了一个选项,拉拢李察一起抵抗史国府的大军!
毕竟李察也是汉人,而且李察维持汉人阶级地位的政治举措也被陶安邦看在眼里,甚至李察为何造反的原因也被大唐的不良人收集给陶安邦。
不难推断出,李察也是一个大汉主义至上的人物,双方还是有合作基础的。
只不过,李察终归是叛军,而且还杀了那么多人,安国府的不少士绅世家可对李察恨之入骨,特别是公孙家!
高象县是公孙家的发家之地,结果李察一来,在高象县权势过大的公孙家立马被李察打压,沦为跟当地普通士绅没啥区别的地主,丧失了全部的政治权利和兵权!
而且李察开始对士绅阶级一水端平收取赋税,限制士绅阶级招募武者客卿和家丁护卫数量的政策,也让安国府的世家感到恐慌。
地方世家之所以能左右官府的决策,靠的不就是手里的家丁和武者客卿么?
不然的话,地方世家在官府眼里就是一头头肥羊!
好在,李察仅仅只是对士绅阶级收税,限制了他们私募家丁武者的数目,并没有将士绅阶级连根拔起,所以双方还没有完全撕破脸。
即便如此,安国府其他地区的士绅阶级也希望尽快剿灭李察叛军!
这就让想要拉拢李察的陶安邦比较为难了……
现在史国府大军已经向这里进发,他总不能继续跟李察叛军打内战吧,到时候史国府大军一到,陶安邦还有力量抵抗么?
就在陶安邦犹豫不决的时候,李察在高象县改制汉人和色目人婚娶的政策传入陶安邦耳中。
陶安邦自然是一眼看出李察的政策在未来融合色目人具备多大的优势,只要这个政策顺利执行个几十年,西域地区色目人数目大大超出汉人的情况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不过这个政策在高象县那片色目人青壮大批死亡的地区推行难度不大,在其他西域地区推行很容易引起色目人新一轮的大规模起义……
色目人平民再傻也不会允许自家的女人成为汉人的生育机器!
但是,这项在和平时期不利于统治的政策,对战争状态下的西域却比较适合,打仗的地方有的是,色目人青壮一定会被大大消耗,所以……
陶安邦想到这点,立马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向高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