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更大一些的。但是实际生产中,并不是这样的,一艘船的龙骨占了成本的相当一部分,适合做龙骨的长、硬木料并不好找。大部分时候,你是先确定龙骨,再在它的基础上造出船来,而不是反过来。
那么这么一来,有了龙骨的时候,船能做多长就确定了。这时候,你所面对的不是一艘40米的长瘦船或30米的短胖船的抉择,而是最多就30米长,你是要瘦一点还是胖一点呢?很显然,即使瘦一点能跑快一些,但风帆条件下快得却并不多,还不如做胖点一次多拉些货呢!
这样,由于龙骨对决策有了干扰,船只设计就倾向于等长度的情况下最宽,而不是等用料的情况下最平衡,所以大多数船的长宽比才会低至四比一甚至那么胖。”
许嵩涛恍然大悟“哦……对,有道理啊!”
梁恩越说越激动“所以说,龙骨的限制,才是确定了这个‘最优长宽比’的最大因素,而没有这个限制的时候,真正的最优长宽比显然会更大一些。这个例子在现在也是存在的,你看,不需要龙骨的沙船,长宽比普遍就达到了51甚至更高。后世的钢船,长宽比动辄81以上就不用说了,历史上到了发展出钢铁龙骨的时候,新出的飞剪帆船也迅速发展到了61以上。这说明,这样的长宽比才是更合适的啊!”
许嵩涛想了一会儿,点头道“嗯……是这个道理,然后呢。”
梁恩点了点他面前的那张概念图“那么,为什么‘北美’纵帆船就自然发展到了51那么长呢?那是因为,当时的北美有极为丰富的木材资源,几十年的树那都不算事,上百年的才算堪用,甚至几千年的也能找到,所以龙骨成本相当低,对于决策的干预少,所以长宽比才能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
许嵩涛也认同了这一点,但一时还是没转过弯来“哦,很有道理,但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梁恩哈哈一笑,指了指南边“现在我们不也有了吗?辽东的大木,就是造船业下一步升级的关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