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国使(2 / 3)

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3145 字 2020-07-16

耐烦地摆手道“报就报,就连之前那些事,一并写了报过去”

见父亲决心已下,少贰也不好多嘴,想了想,又说道“如果父亲决意如此,那我这边有几个人,您倒是可以一见。”

“哦”武藤有了兴趣,“是谁”

少贰低声道“是蒙古人的国信使。”

太宰府本是日本朝廷的外交机构,在驻地东南修建有供外使居住的馆园。不过,自从平安时代中期开始,日本的对外官方交流就已断绝,馆园也挪作他用。直到前不久,才重新收拾出来,供一伙来自于北方的使节进驻。

馆园之中,国信使殷弘看着园中水池边的竹筒不断点着头,有些厌烦“这都拖到立春了,日本人怎能如此轻慢”

他的身边,副使高丽人潘阜笑道“殷使莫要着急了,他们倭人办事就是这么怠慢的,所以当初李丞相才多番劝阻。不过博多这边采买宋货倒颇为便利,我之前带人去那边游览,买了些美酒和甜点回来,不来品鉴一番吗”

历史上,蒙元于1274年发动对日本的战争,但这场战争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长期的交流演化才发生的。在控制了高丽之后,忽必烈自高丽人赵彝处听说了日本的情况,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并遣使访日,要求交流,屡次了无回音后才决定动兵。

这个时空,忽必烈早在前年就派了以蒙古人黑的为首的一个使团前往高丽,要求高丽人协助他们出使日本。但高丽人不愿意趟浑水,用诸如“蠢蠢小夷”,“骄傲不识名分”,“欲舍之则为大朝之累,欲取之则风涛险阻,非王师万之地”等说辞劝阻黑的。黑的也怕海途凶险,迟迟不能动身。直到去年,忽必烈的亲信陈嵬亲自来了高丽督办,用原本的副使殷弘替换了主使黑的,又征募了一批高丽文人,使团才终于成行。

使团乘船低调抵达博多,又到了太宰府,但太宰府的官员们始终不肯引导他们去见朝廷或者幕府,就这么把他们安置在馆园里,没好消息也没坏消息。实际上,现在的日本人根本不想跟外国官方势力有任何交流,自然就不会把他们这些使节引入中枢。但是他们又害怕担责任,不敢把他们驱逐走,就只能让他们呆在馆中,什么也不做,期望他们有朝一日等烦了自己离开。

殷弘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叹道“也罢,正巧肚子也有些饿了,那就尝尝”

“殷使,潘使”这时,使团中一名随从兴冲冲地进了院中,喊道“大宰辅有回应了,镇西奉行少贰要见我等”

殷弘一拍巴掌“可算是有信了那么事不宜迟,赶紧安排吧”

不久后,殷弘、潘阜两人就在日本侍从的引领下,见到了武藤资赖、少贰资能两父子。

双方按照各自的礼节行礼,又随便问候了几句,殷弘便问道“这位武藤大人,不知我们何日可以去面见日本国王呢”

听到他将天皇称之为国王,武藤眉头一皱,但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问道“在此之前,我想问一下,贵国遣汝等使节前来我国,是所为何事”

殷弘正了正身子,答道“是为了联合日本国,共讨东海贼”

当下,国际局势相比历史上有了巨大变化,未曾设想的道路出现了。在陈嵬的主导下,蒙古使团的对日外交风格从过去的强硬转变成了“联合”。因为根据他获得的情报,东海和南宋与日本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若是能切断这个渠道,必然对削弱他们的力量大有帮助。而蒙古新败,威望大不如前,要是还简单粗暴指望通过施压来让日本臣服,那简直是痴妄,所以只能软化态度,以怀柔手段,希望与他们交好。

这一手段的转变,配合日本社会受到的相比历史上更严重的商品经济冲击,产生了意外的效果,如同河流偶尔向侧旁溃堤,却意外找到了新的河道。

“哦,是这样”武藤一扫刚才被冒犯的不快,产生了兴趣,但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