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儿擦了擦脸上的灰,兴奋地把手中的火枪举了起来,说道“太棒了!不客气的说,如此一把枪,足以顶过去五把!”
他手中这把长枪,乍看与寻常的陨星枪并无不同,但仔细一看,它的后膛段击发部分比旧陨星要复杂不少——这是一把经过了后膛化改装的陨星枪!
相比旧式的前膛枪,从尾端装填的后膛枪不但射速更快,还可以蹲姿或卧姿装填,好处多多,是火器必然的发展方向。但后膛枪也有自己的问题,也就是开合式的机械结构很难完全密封,射击时药气会从后膛泄露,轻则影响威力,重则灼伤射手。想使后膛枪实用化,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历史上,如同线膛枪一样,后膛枪的概念出现得也并不晚。早在15世纪,就有后膛装填的火枪的雏形出现了。彼时的后膛枪,更像是佛朗机炮的缩小版,同样是母铳+子铳的结构,也同样有着严重漏气的问题,威力低下不说,还容易伤到枪手自己,所以只是作为实验品出现,偶尔被达官贵人作为收藏,从没被正式列装过。直到工业革命使得技术大进步,后膛枪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19世纪中后期,列强们普遍认识到了后膛枪的价值,但手头又有巨大的前装枪存量,为了避免浪费,他们便纷纷对这些存货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性能虽不尽如人意但也还能用的后膛枪,比如英国的施耐德步枪、法国的鼻烟盒步枪、美国的活门步枪等等。它们大多是在枪膛后端开孔,再附加一个上下或左右开合的闭锁块,击发结构则大多沿用旧有的击锤式。
这种改装方法简单易行,正适合东海人的现状,但也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改装的闭锁结构本身并不能很好的闭气,需要配合当时已经诞生的金属弹壳,才能保证足够的闭气效果,使得这种改装有使用价值。
实际上,19世纪下半叶,单兵枪械飞速进步,各类奇思妙想丛出不穷,但真正革命性的改进就一个金属弹壳。有了金属弹壳,便可以在结构不复杂的情况下完成闭气,从而可以设计出大威力、高初速、易装填乃至可以连发的新型枪械。
所以说,后膛化真正的挑战不在枪上,而在弹上。所幸随着东海工业的发展,这一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以东海商社的本事,生产全金属弹壳尚有些困难,但生产短铜弹底的纸包弹还是没问题的。有这个东西在,后膛化就很有可行性了。x32后膛装填手枪及短铜底定装弹成功经过实战检验后,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漏气问题,总装备部对这种形式的的后膛枪有了信心,开始捉摸着把它应用在更多的武器上,成果不少,这把“真·陨星”就是其中之一。
陨星的后膛化改造实际上并不复杂。它虽然是一把前膛枪,但枪管并非只是一端开孔的盲管,而是两端都有孔的通管,只不过尾端有螺纹,旋上了一节药室封闭了起来。这节药室是个短盲管结构,侧面有一个小传火孔连接到火帽处,火帽击发时产生的高能射流就是通过这个小孔进入药室引燃火药的。可想而知,火药爆燃时自然也会对这个小孔产生压力,时间长了就会使之膨胀,导致漏气,所以这节药室要常常更换,因此才设计成了便于更换的结构,也因此使得现在有了改造的余地。当然,把这说成是当初设计师的远见也未尝不可。
既然有药室存在,那只要把它取掉,再将枪管稍稍往前移动一点,就留出了一段在不变动枪机的条件下进行改装的空间。设计师把旧式的药室取掉传火孔,又把后端削掉,就成了一段可以容纳子弹的弹膛;在这个弹膛后面又设置一个简单的上下开合的内含击针的闭锁块,然后把击锤稍改装一下,一个简陋的后膛枪就这么做成了。
这个改装方案虽然简陋,但设计不可谓不精巧。闭锁块右侧有一个与击锤联动的手柄,往后一扳,便可开启闭锁块,同时也将击锤扳到待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