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用老家的关系,在江西大量购粮,带着侄子汪幼全足足运了三艘大海船上千吨的稻米到了黄岛,一举大幅充足了粮食市场,缓解了粮荒。也正是因此,使得他碰巧满足了刚刚推出不久的《东海关税同盟粮食进口政策》中的奖励条款,获得了郑绍明的亲自接见,并且得到了一系列荣誉头衔和实利。
现在汪然激动异常,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谢谢首席……其实,其实我也没想着什么荣誉的,只是听说东海国大旱,我就想了,这可怎么是好啊?我家无力求雨,那只能力所能及,买点粮食过来了。哎呦,没想到到了东海,就看到了这个《政策》,这可真是运气好了……”
他说的是实话,《政策》是5月5日才推出的,这才没几天呢,要是看了政策才回去贩粮,时间也来不及啊。他这是早就生了主意,只是凑巧赶上了,但这反而更令人钦佩。
不过他也没吃什么亏,江西粮价不高,他家两贯不到收来,到岸后以近三元的价格瞬间售罄,这一千吨粮就有一万五千元的毛收入,虽不如传统的奢侈品贸易,但也不是笔小钱了,可真是名利双收了。
郑绍明听了,感觉这是个好题材,立刻示意身边的秘书记录下来,待会儿登到报纸上去。
在秘书掏纸笔的同时,他握住汪然的手说道“好,这更显得两位的义举可贵了,精神可嘉!二位也无需妄自菲薄,这荣誉也是你们该得的;也该叫天下人知道,只要愿帮助东海人的,我们东海人也必定会涌泉以报!”
周围观礼的嘉宾适时鼓起掌来,各报社的记者们奋笔疾书,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
不过这典礼很快就结束了,现在是灾难时期,不兴铺张浪费,一切从简嘛!
……
5月15日,诸城县,诸城农贸市场。
“……汪氏两叔侄,国士真有双……”
“……管委会统合部与农业部联合宣布,将投资在各地兴建‘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建成后将形成三十万吨的存储能力,届时再无饥荒之虞……”
“……胶济铁路开工在即,某地劣绅煽动抗路闹剧,引发众怒……”
“……宁阳县士绅捐助新面粉八千石以报效国家……”
“……南洋种植园经济发展势头猛烈,古塔波树种植引发热潮……”
饭店“朱旺升速食记”的门口,老板朱旺升拿着一叠新到的报纸,无聊地读着上面的内容。
随着印刷产业的进步和物流体系的发达,现在东海国的报业也越来越旺盛了。耳熟能详的大报就有十多份,小报更是多如牛毛,不但发行周期缩短到了五天乃至三天一期,平均价格也降低到了每份一银分出头的水平上,为知识阶层了充足的精神食粮。
诸城农贸市场在胶沂铁路和安诸公路开通之后更加兴旺起来,朱旺升速食记也加盖了一栋楼扩大经营。不过随着大旱的降临,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农贸市场自然也一下子惨淡了下来。如今这大好的正午也没什么客人,朱旺升便只能百无聊赖的读报了,还好,上面都是好消息,能让心情好一些。
当然,这些好消息也是文化部定向投放的,为的就是制造舆论,使得民间对抗旱救灾有信心,产生正面预期。
这种舆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了“旱灾一定能得到解决”的预期,持有存粮的民间人士才会仔细规划手头的储存量,以合理的价格和数量向外出售以获取利润,从而稳定市场供应。不然的话,要是他们看不到希望,那就会死死把存粮捂住,既赚不到钱,又加剧了市场上的粮荒,那可就真不妙了。
朱旺升对此间深意是了解不到的,只是看看解解闷而已。正看着,一个熟人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哟,朱兄这读报呢?”
朱旺升抬头一看,是相熟的郑老板。他还是骑着那辆好几年了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