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薄薄的三行阵,又受到大炮干扰,想快速变成空心方阵也没那么容易吧?
元军骑兵如潮水般奔腾而至,前进中的同盟军步兵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怎么还没有变阵命令?
但后方的东海军依然镇定自若,陆秀夫站在高高的钢架结构组合望台上,可以看到战场的全貌,对两翼的局势胸有成竹——元军骑兵虽然看上去来势汹汹,但很快就会进入两翼的东海步兵的线膛枪射程之中,不足为虑。现在只要再由重火力营把对面的三十多门大小火炮敲掉,就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同盟军的前进了。
元军炮兵吸取了之前对抗滕军时的失败经验,也在炮位上挖土堆了掩体。这个方法确实简单好用,但前面就是挡得再严实,也挡不住头顶啊……而重火力营三个炮兵连十八门火炮所配备的榴霰弹,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陆秀夫环顾四周,两侧的炮二连和炮三连各自布置了六门龙吟炮。这很好,虽然现在这个距离已经是他们的射程极限了,但数量堆上去,仍然有不小的杀伤概率。不过,现在尚不是它们出场的时候。
正前方的炮一连阵地上,六门崭新的银亮亮看上去和龙吟炮大小相仿的新式火炮,正一字排开昂首挺胸地布置着——它们才是落日营这次真正的王牌。
陆秀夫眼含深情地看着这些宝贝,看着它薄薄的两节嵌套式的炮管,看着它丰满的后膛闭锁装置,看着它用厚厚一层古塔波胶包裹的车轮……这便是新一代的战争之神,试15式中型野战长管榴弹炮,一门应用了全套最新科技的后装线膛炮!
去年,四野凭借后膛化的真·陨星枪在辽东大胜后,东海军的有识军官中迅速分化出了“火炮无用”和“火炮革新”两派。
前者认为后装线膛枪具有巨大的优势,足可替代火炮的作用,因此应该在野战部队中剥离火炮以获得更好的机动性,凭借步兵火力取胜,而火炮只需要在攻坚时才抬出来。
后者则认为火炮的劣势只是前装滑膛炮的劣势,在这种时候,应该发展更先进的火炮,而新火炮也必然会像新火枪一样,带来战略战术的革新。
前者有着四野的战例作为例证,而后者自然也得拿出例子来说话才成。于是趁着这次“自卫反击战”的机会,炮兵系统便把仍然处于试验阶段的15式拖了出来试用,如果能打出一个辉煌战果来,革新派就扬眉吐气了。
炮兵系统出身的陆秀夫自然支持后者。实际上他现在升到了中校,已经不是落日营的营长,而是三野的教务长了,今天出现在炮兵阵地,就是特意为了观察新型火炮的实战效果。
在此之前,炮手们早已对着元军那边的同行反复观瞄,调整好了射击诸元。在炮击命令下达之后,炮手们摩拳擦掌,呼啦一下拉响了拉火索——试15式并非用旧式的拉火索点火,而是用击针击打药筒上的底火击发,拉绳实际上只是用绳子去拉动扳机,这是为了安全——然后炮身猛地一下子后坐了好长一段距离,将71kg重的榴霰弹“轰”的一下打了出去。
试15式口径88,20倍径,长度与龙吟炮相当,炮管算上闭锁机构重400kg,再加上炮车、工具和两发近战自卫霰弹,全重正好一吨整——实际上不是“正好”,而是军方特意要求的结果。经过多年的实战和演习检验,他们认为这个重量作为主战火炮的规格是比较合适的。马种改良后,四马或六马联驾在野外地形中可以比较顺畅地拖动这级别重量的炮车,同时,人力也可以在短距离内推动以调整射界,超出这个标准机动起来就比较困难了。但也没有必要进一步减重,因为就算减个二三百公斤,该过不去的地方还是过不去,人力能多拖动几米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把这块重量补回去用于提升射程呢。
在这个一吨全重的限制下,设计师们选择了88这个看上去很正义又很吉利的口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