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科尔沁大草原(2 / 3)

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2762 字 2020-11-16

五月份,万物复苏,辽宁大地上的草木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辽河水系更是进入了全盛期,水量充沛,宽阔且深,通行能力惊人,即使是海船也能一路上溯到沈阳附近,而这也为这片大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机。

辽东地区经东海人多年经营,已经初具气象了。移民不断抵达,生产建设兵团的公社不断扩张着,生产的粮食和畜牧业产品不但足以供应拓殖所需,还能向本土出口一部分。农业的发展也为工商业了基础,盖县至沈阳一线出现了多处新兴城镇,以木材、药材、皮革、金属加工、房地产为代表的产业茁壮成长。而产业的兴盛也带来了节节攀升的物流需求,交通部已经在规划修建一条辽东铁路了,在此之前,大宗货运尚只能依赖水运。所幸至少在夏季,辽河水系的水运能力是很强的。

不过今天的重点并不在辽东,而在于辽西。

现在,就有一列长长的船队自南而来,沿辽河不断上行着,不过却没有向东拐入辽阳沈阳等大城,而是向西进入了西辽河。

领头的一艘江级驱逐舰“太子河”上,股东吕泽看着两岸的树林逐渐稀疏,辽阔的草原出现在了眼前,豪情万丈地高呼道“啊,科尔沁大草原,我找到了!”

他身边的赵启明上尉,也就是这艘船的舰长,奇怪地问道“咦,这里是叫‘科尔沁’的吗?”

吕泽摆摆手,说道“不是……不过无所谓了,以后随便起个名字吧,现在先这么叫着。”

在华夏的东北地区,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这三条山脉围出了一片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这片平原大致成一个斜的长方形,后世辽宁、吉林、黑龙江统称“东三省”,主要居住区就在这片平原上。但是,实际上内蒙古也在东北平原西南角占据了一块面积颇大的三角形地区,东三省应当是东四省才对。之所以通常不把那三省与内蒙古并称,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导致的差异。东三省所据的平原地带气候湿润,存在大量湿地,地表生长着大片的森林,自古是渔猎民族生存的地带。而内蒙古所属的那片三角区,受各种因素影响,气候较干燥,天然植被是草原而非森林,更适合游牧生活。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带来了不同的文化。

这片三角草原就是历史上契丹民族的发家地,唐时曾设“松漠都督府”管辖,后来契丹人就以这个都督府划定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建立了辽国。而在后世,此地以“科尔沁大草原”为名。科尔沁部源起于成吉思汗所分封的东道诸王之一的合撒儿部,而当下合撒儿部的份地是在大兴安岭以北,大约是后世呼伦贝尔一带,尚未南迁到这“科尔沁大草原”上来。要一直到明朝后期,科尔沁部与后金联姻,才牢牢在这片草原上扎下了根。

现今,这片草原是斡赤金部(也就是塔察儿乃颜一系)的领地。几年前乃颜与东海人关系微妙,一边暗通款曲,在边境开设榷场互市,一边却也在相互戒备,都在边境内侧准备了防御措施。不过,随着去年乃颜将部中青壮带到燕京去然后灰飞烟灭,他们对草原的掌控也岌岌可危了。

去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过后,天下震动,局势急转,就连草原上也人心惶惶。回归东北的东北师趁机进取,在大致是后世通辽、双辽和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位置建立了三个营地,相互之间间隔大约一百公里,遥相呼应,控制了草原东部。而如今一年过去,军队养精蓄锐,补给充足,河水又高涨,正是东海军一鼓作气,攻略草原深处的时候!

浩渺苦寒的漠北尚远,而大兴安岭以东的这片地形封闭且水草丰茂的三角形草原正如一块肥美的肉,是最佳的进取目标!

所以,功勋卓著的第四野战旅,今日就乘着船,出现在了这片“科尔沁大草原”上。

驻在双辽营地的勇敢旅第二营之前已经接到了友军即将抵达的电报,营长方归大尉带人来到了草原边缘处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