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五月下旬,人心惶惶的气氛逐渐降下来,变成了对杨洪昭的口诛笔伐,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处处都在说这事,很多人痛心疾首,说他延误战机导致景国战败,不然景国大军怎么会输,皇上连禁军都全派出去了。
连一次李星洲早上和月儿一起与买菜,买菜大妈都跟他说了两句,说姓杨的害景国输了,说他耽搁打仗。
李星洲哭笑不得,不过杨洪昭确实有延误战机的嫌疑,不过也可以说成小心谨慎,反正如今没有完备的法律,就看皇帝怎么认为了,延误战机,或者小心谨慎。
五月下旬,雨还是断断续续,没有停下的意思,于是灾害还是爆发了,各地纷纷报急,山洪泥石流开始爆发,受灾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西南一带的山区,西北太行山一带。
虽然在打仗,但还是不得不从国库中抽调出一部分银两用于赈灾。
这已经是雪上加霜,结果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在于到了六月初,北方传来消息,本来准备北上支援杨洪昭的江州江闲军,因为着急赶路,冒雨进军,在邯郸以南一带遭遇山体滑坡。
整军损失惨重,辎重粮草被冲进到山涧谷底,数百人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北上道路中断。
江闲军急急退回,同时大量人手投入到救人上去,北上受阻。
这已经不是雪上加霜了,而是天要绝人!
后续大军不说,最重要的是魏朝仁大军的补给,不走太行山西面,只能走太行山东面,可走东道路难走,运输十分困难不说,还要面临西线辽军的威胁。
因为杨文广大军的退败,太行山西面战场的蔚州,安定一代空缺,辽人派小股部队就能从其南下袭扰后勤补给。
当这个消息被信报冒着生命危险从江州送到京城的时候,皇上怒火攻心,加上天气转凉,居然一下病倒了。
整个朝堂乱成一锅粥,原本预定好的补救计划再次落空,连德公也一脸憔悴,只能尽力维持朝局不乱。
但这次,德公也是无奈的,因为这牵扯到一个更大的问题,皇上病倒,谁来主持朝局?
瞬间整个朝堂为此闹成一团,如今朝堂上的皇家子嗣只有两位,东宫太子李承平,以及枢密院同知、镇国大将军、京北转运使、鸿胪寺卿、军器监少监平南王李星洲。
很显然,他们两一个身份尊贵,一个手握大权。
朝中大臣一下分为两派,六部大多数官员纷纷出来支持太子,只有工部判部事毛鸾与兵部判部事包拯都支持李星洲,包拯自不用说,以前是他副手,是李星洲提拔的。
而毛鸾,他的前程和命也是李星洲救下的,当初若不是秋儿的滑轮组,太后陵墓就不能按时完工了,但即便如此,工部和兵部的同知和下面众多官吏都是站在太子那边的。
道理很简单,他们想借着太子恢复六部地位。
而何昭,季春生等人自然支持李星洲,德公不便表态,德公脾气比何昭好,但格局比何昭大,他看得清楚,这种时候皇上会不在,就需要他这个丞相来主持大局,否则就会打乱,所以他并不倒向任何一边。
李星洲不是什么善类,他之前的退让是为顾全大局,可这一次他不能再退。
恐惧不安在蔓延,朝堂又因皇上的病倒乱成一片,所谓内忧外患,不过如此。
第二天,皇上发口谕,让六部首官,翰林院,三衙首官,武德使,三司使,枢密院,第二天到坤宁宫议事,包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副使、枢密中书舍人、尚书令、门下判省事、门下给事中、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武德司、翰林学士、兵部判部事、兵部同知、礼部判部事、礼部同知、吏部判部事、吏部同知、户部判部事等等
显然皇上要做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