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大汉太子(2 / 4)

太多,陆地交通也就显得非常不方便,倒是对农耕有着很大的好处。

之前楚国最大的产粮区在汉水周边,只是吕武还是晋国元戎的时候进军攻打了一波楚国西北境,慢慢逼得楚国开发其余产粮区,有点要向大江沿岸发展的趋势。

数年过去之后,汉水周边的农耕已经得到恢复,再有楚国去大江沿岸的开垦,要是给楚国更多的时间,以后想要用漫长的交战来拖垮楚国会变得更难。

“孩儿窥得楚人大肆转移口众往‘鸠兹’而去,已然着手开垦事宜,主持之人原为公子平夏。公子平夏遭诱杀,更为公子禄。”吕阳说道。

这些事情怎么可能逃过汉国的探子,也就是吕武等中枢重臣早就知道了,并且情报方面比吕阳口述的部分还要详细。

那个公子禄是楚国新任楚王熊围的嫡长子,不出意外会成为楚国的太子,能不能顺利继位则是犹未可知。

“开垦‘鸠兹’之地?”吕武没记错的话,那边是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之一,也就是后世的苏州平原。

总是说什么诸夏地大物博,泛泛之谈显得无比空洞,以封建时代而言能作为产粮区的平原其实少得可怜。

一直到工业时代,哪怕是到了工业时代之后,诸夏的各种资源其实都

算不上丰富,尤其是各种山简直多到要命的程度,给予各种建设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说白了,哪怕是某地有什么珍贵资源,没有一条路能运得出去吗?运不出去,再珍贵的资源都无法变现,其实也就是堆在那里而已。

而诸夏就是个多山地的地形,修路将会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想要有所收获之前的投入成本会显得很夸张。

吕武现在有着很大的地盘,还没有办到“大一统”就深深感觉到了地形带来的恶意,深切地感受到统治的脆弱,猜测想要维持统治需要投入的成本会有多么的惊人。

中枢朝廷有威望又能服众,维持人心上的向心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哪怕是这样统治力都显得脆弱,一旦搞得人心思变再出现处处烽烟,立马就会变成困守一地的“京城天子”了。

所以了,在诸夏想要单纯依靠暴力维持统治就是个笑话,以至于一直以来一再强调名正言顺或众望所归的重要性,原因当然是受限于交通的因素呀!

“依你之见,楚国开垦需以几年?”吕武问道。

从无到有去开发一个地方并不简单,哪怕是动用国家力量,没有一个合理的开发方案,再配上一个能做事的班子,会变成做越多错越多。

吕阳答道:“‘鸠兹’地势平缓,其地多水系,开垦极易。如公子禄不加肆意妄为,快则五年,慢则八年?”

这么说,耗时也不是太长。

本来吧,想拖垮楚国就有点难,有没有多一个产粮区,区别方面其实不大。

吕武一开始就没想过用拖垮的方式来解决楚国,他即便对春秋再不熟悉,还能不知道楚国是个在粮秣供应上拖不跨的国家吗?

事实也是那样,无论在春秋还是到战国,任何史书上都看不见楚国军队缺粮的记载。

历史上秦国有试图拖垮楚国,结果是秦国自己差点被拖垮,认清拖不跨楚国的秦国冒险选择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

吕武现在需要庆幸的是徐国和钟吾国的疆域没有落到楚国手里。

一旦徐国和钟吾国成了楚国的疆域,楚国又清醒地认识到需要增加产粮区,泗水那边被开发成为粮仓,以后汉国想击败楚国的难度还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

吕阳又提到了楚国的权贵。

在晋国仍然为中原霸主的时间段,周王室的众分封国是一个体系,楚国自成一个体系,吴国的体系跟楚国很相近。

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