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宁在隔壁,他枕着手臂,也听到了遥远的火车汽笛声。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对这趟返乡的旅行更多了一些满意。
在边宁原先的寒假计划里,其实是没有来打扫祖父母墓碑这一项的,他本打算尽可能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温暖,好让接下来的长久分别,变得不那么冷酷。
边宁没有那么多亲戚——实际上可以近似地看作没有——没有几个朋友,说起朋友的话,过去那些老同学,一旦没了联系,在心里竟和陌路人别无两样。
偌大世界里,他目光所及的无非那么人,他们是让边宁觉得心里歉疚,过意不去的。
祖父母自然是边宁生命里极为重要的人,边宁理应在他们死后,常去探望,常去打扫阴宅。假如是秉持一种事死如生的态度,就算天天要为二老准备纸钱寒食那都不能表达他心里的敬爱之情。
只是边宁确实没有打算在封锁鼓山前,看望自己祖父母的坟墓。
说来惭愧的是,边宁自觉常想不起祖父母亡故的事实,既然想不起这个事实,更不会有追思的心情。年轻人不常关注死亡的话题,他们既不认为自己会速死,也不觉得死亡是多么可怕的事件。
无非是一死。
边宁自然也这么觉得,无非是一死,他若死,为的是解放全人类,那这一死是多有分量。
重于泰山便是如此了。
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边宁的脑子里便不由得开始思索死亡了。因为是在一栋老屋子的缘故,边宁觉得这样的环境特别适合体会一些负面的情绪。于是他去追忆,祖母死时的情状,祖父死时的情状。
月亮的光从门框上的副窗照入,在天花板上是清淡的光区,微小的尘埃如水一样流淌。
边宁就这么看了一会儿,想起来了一点,祖母在死前一段日子特别安静。她这样的人,小伤小病的时候,叫得比炸雷还响,可真要死了,却不说话。
祖母俞喜德,边宁现在记得她骂人很厉害,年轻的时候很好看,就因为骂人很凶,一直没嫁出去,后来跟了祖父边盛,她还是骂人的,再后来有了儿子边泽,她依旧会骂人,不过到了边宁这儿,她不常说脏话,生怕让他听了去,学会了,以后和人交谈若不小心说出来,有失风度。
想让人不说脏话,最好是不去学脏话。俞喜德是这么想的,当然,边宁现在会的很多脏话依旧是从她那儿学的,只不过他不常说而已,学校里的同学们常有的一些口癖,他没有,现在想来,得归功于祖母。
俞喜德厉害不只在她说脏话,这样一个人是很泼皮的,很威严的,边宁没见她吵架输过,往往在那里一站,气势上就获胜了,同村妇女大多也愿意听她的话,有矛盾会找她调解。这样一个人也不吝啬,至少边宁没见过她在菜市场为一根小葱和贩子砍价,只有痛骂无良商贩以次充好的时候,她才显得很泼皮,不然则是一个脸上带笑,活力无限的老太太。
边宁不知道这样的人生有那里好的,假如陶子成老了,他不希望是自己祖母那样。因为一个老太太在和人争吵的时候,一旁的孩子真的会感觉无地自容。因为俞喜德很厉害,所以边宁在学校也很受人害怕。因为有个孩子曾说边宁是没爹没妈的,后来他被自己的父母打了一顿,其实也是怕俞喜德找上门来。
那一次,俞喜德听说后的确骂骂咧咧,不过没有真的到别人家门前去骂,只是在自家,关了门骂边泽。她也不骂郁姝宁,只会骂自己不成器的儿子。如果边泽真那么厉害,又为何抛下儿子在村里生活呢。
但现实的原因谁都明白,无非是那时候,没法给边宁弄一个城市户口,于是这个小孩就只能从村一级的福利小学开始读书。
边宁是什么时候和自己舅舅们见面的呢,那也是小学,是他外祖父去世的时候,他被母亲郁姝宁带着回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