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赵匡胤想法很多(1 / 2)

郭宗训现在为了尽可能减少在早朝时跟三相的争执,一般都会把重大决议放在御书房里开小朝会。

在一些重大事项上取得统一的意见之后,一些小事情,郭宗训干脆就让三相全权处理。

三相不闹事儿,能够一心为公,郭宗训很欣慰,自然愿意更加的信任和器重他们。

“陛下,如今燕云已经全境收复,这燕云各地的节度使是不是该任命了?”

赵匡胤在旁边憋了半天,他这个大周兵马大元帅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只能留在开封,看这样子小皇帝也不会给他多大的兵权。

自从石守信的事情之后,小皇帝对赵匡胤的所谓义社十兄弟表示出了很明显的疏远。

那意思,赵匡胤明白,跟你赵匡胤关系好的,那就是跟朕关系不好,你们自己看着办。

那些跟赵匡胤私交甚笃的铁哥们,似乎都有些活动心思了。

谁跟赵匡胤关系好,谁必然不会得到重用,那我们是该继续保持跟赵匡胤的关系呢,还是应该疏远赵匡胤,向朝廷靠拢呢。

赵匡胤正是感觉到了,昔日的好兄弟,昔日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吹牛的兄弟,现在几乎都不来了。

不是推脱有事儿,就是干脆说你是大元帅了,我们高攀不起啊。

还有更直接的,我等跟元帅过从甚密,陛下龙颜不悦,元帅位高权重,为陛下肱骨,我等也是忠心为国的,若是因跟元帅以前的交情而收到陛下的误会,那是很不应该的,因此,为了避嫌,避免陛下猜忌我们结党营私,除了公务,我们还是少来往吧。

失去了这些兄弟的呼应,赵匡胤觉得自己越来越势单力孤,如果再这样下去,别说造反无望,就连大周兵马大元帅的位置都有可能保不住了。

所以,赵普就给他出来一个主意,燕云十六州,那就是十六个节度使的位置,元帅为何不替自己的兄弟筹谋一下呢。

对啊,十六个节度使,以赵匡胤这些兄弟好友的身份地位,绝大部分都是可以胜任的。

由赵匡胤出面,推荐这些兄弟,这是赵普强烈建议赵匡胤一定要做的、

“元帅,这个时候你根本不用避嫌,你越是推荐这些人,皇帝准了,这些人要感激你,皇帝不准,这些人还是要感激您同时还会怨恨皇帝……”

“则平先生可真是本帅的子房啊。”

这是个无解的局,无论小皇帝同意与否,对赵匡胤来说,都是可以趁机收买人心的。

郭宗训看着对自己躬身施礼的赵匡胤,心说了,赵大啊赵大,朕恐怕又要让你失望啦。

“赵爱卿所言,跟朕的想法不谋而合,然而,燕云初定,许多地方都毁于战火,这种时候,若是还派节度使去,总领一洲军政,只怕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还要分兵派粮,这对于我大周军队保持对周边四邻的威势压制是非常不利的,赵爱卿以为然否?”

郭宗训的一句反问,让赵匡胤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十六州任命节度使,每个州分兵两万,这对于一个州来说,两万兵力只够勉强维持一州稳定,但对于朝廷来说,这就等于是分兵出去了三十多万。

目前大周禁军总兵力,不算各地节度使的,大约是六十万左右,分出去三十多万,等于是降低了一半的中央军兵力。

如今大周的周边,除了吐蕃,其余的小国家在国力军力方面都不如大周,但也只是相对的。

你降低了一半的军力,再去对北汉、南唐,可就不好说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多了十六个节度使,就得等于多了十六个造反的温床和好苗子。

这温床还是大周皇帝给他们铺的,是大周皇帝把他们培养成了造反的好苗子。

然而,现在向皇帝建议尽快任命十六州节度使的居然是赵匡胤,这……有点昭然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