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花之争(六)(1 / 2)

民间有一句谚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级官员靠俸禄很难维持生计,而高级官员则不可能靠俸禄维持比较符合他身份的生活,“圣人”究竟还是少数。

所以地方官员大多会自地方税收截流一部分增加实际收入,而京官则会收到很多地方官的“孝敬”银子,同一岁的进士往往以“学生”自居,而让他们榜上有名的则是“老师”了,送老师一点小礼物聊表心意,即符合礼数又表了亲近。

所谓的火耗是指的铸钱的时候损耗的那部分金属,通常指的是碎银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火耗”的不断加重引起了百姓的反对,虽然顺治、康熙也相继下令规范,但并没有什么用,雍正上台后实行“火耗归公”,火耗最高不可超过20,不得私自截留。

由于“祖制”的规定,导致了明朝一直缺银,并且民间不可私自开采银矿,这导致了明朝少银而多物资,而日本产银却物资短缺,如果二者互通有无,是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但“倭寇”问题让这变得不可能,等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户部上书停用宝钞,改用胡椒为官员发放俸禄,而这些胡椒正好就是郑和每次下西洋必然会带回来的。

以明朝的船那个体积,带回来的胡椒都是上百万斤级的,国库还要找地方堆积,又恰巧户部为越来越贬值的宝钞焦头烂额,相比起那一页桑皮纸,胡椒还有点实际价值,于是胡椒就这样经常在发薪日出现在官员们的面前了。

本来发放大明宝钞就是因为通货不够,户部又大量收回宝钞,发放胡椒,而胡椒又是明令禁止民间交易的。

官员们拿到了胡椒俸禄,除掉自己家用的,必然会想办法变现,这时候就出现了收胡椒的商人,这不仅违反了皇帝的命令,并且胡椒是作为商品回归市场,而不是货币,也就是说钱变得更少,到了通货紧缩的程度,明朝的物价开始下跌,最终朝廷下令将广西等地田税的米折换成白银。

胡椒在欧洲也一度被当作货币,但是郑和下西洋一次购买那么多胡椒,导致了南亚地区的胡椒稀缺,价格飞涨,欧洲领主们要花更多钱买香料和奢侈品,这加速了欧洲的白银外流,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贸易衰退。于是许多哥伦布、达伽马之类的航海家开始扬帆起航,去寻找遍地是黄金和香料的“东方”,但是“东方”没找到,反而找到了新大陆,和出产银矿的南美洲。

郑和下西洋买了胡椒,欧洲也在南亚买胡椒,那么白银都集中在了南亚了?

西班牙发现了明朝对白银有近乎无限的需求量,而他们不仅可以满足这种供应,并且还可以解决他们国内白银过剩的问题,于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白银大量流入,明朝这时才确立了银钱并行的流通制度,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

东亚朝贡体系又被称为曼陀罗体系,不仅小国要向天朝朝贡,东南亚各国之间也会因为实力悬殊而互相朝贡。随着印度文化输出,形成了一个梵语、佛教为中心,多圈层的国际秩序体系,即便国王的实际控制区域很小,但是通过各地实力的承认和效忠,将于可以显得很大,而这一点刚好与英国的利维坦结构重叠了。

只要参加的人全部都觉得公平的事,对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不公正的,英国相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而实际上是上房抽梯式的“公平”,等他们具有垄断地位后再和落后国家竞争市场份额,最终结局就会和法国一样,本土的手工业破产,而英国商品获得了一个可以自由掠夺的市场。

比如泰国和缅甸,二者都曾向天朝朝贡,但是在中南半岛就是一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此外中南半岛流行“白象”崇拜,白象被视为王权的象征,所以泰缅之战往往是一方强行向另一方索要白象引起的,不过早期的缅甸国力强盛,泰国屡次处于下风,并被多次入侵国都,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