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在《政治遗嘱》中也曾经这样写到:在这样一个国家中,国王须亲自处理自身事务,如果他够聪明, 他便只会追求国家利益, 但一名部长却总是别有用心得维自身利益而谋划。
换而言之国家利益和君主利益在某种程度是完全一致的, 前提是他要足够聪明, 像巫师童话里那个认为只应该让他一个人拥有魔法的国王不在此列。
不让外国力量借道德意志,这是否符合普鲁士的国家利益呢?
为了《威斯特明斯特》这个“中立条约”爆发七年战争又是否合算呢?腓特烈大帝签订这个和约,是为了普鲁士的利益,还是制造借口发动战争,然后让他像其他国王一样历史上留名呢?
男人们死在了战场上,他们的妻子和孩子成了寡妇和孤儿,这些人需要照顾,叶卡捷琳娜女王诞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鲁士军队中的一名将军,后来封为公爵,封地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国,腓特烈大帝是怎么挑中了在封地里没人管教的少年索菲亚呢?
当腓特烈二世吹奏长笛的时候,他是专心想着音乐,还是想着别的?比如见鬼的战争,还有治国?
乔治安娜一开始的目的是给法国农民的小麦找销路,总不会那么倒霉,连续几年都是天灾,迟早会丰收的,中世纪的欧洲禁止粮食出口,这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就算法国发生了饥荒,波拿巴也没有下敕令禁止出口。
以后会好起来的,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叶卡捷琳娜居然会用啤酒解决了那么多问题,是谁教她的?
在腓特烈大帝做了决定,索菲亚启程去俄罗斯之前等待了一年,她是不是在无忧宫里呆着学习宫廷礼仪,毕竟她可是个淘气又爱闯祸的“野丫头”,就这么去俄罗斯宫廷怎么行?
会不会有那种可能,叶卡捷琳娜一边听着腓特烈二世吹奏长笛的音乐, 一边和教导她礼仪的宫廷老师在无忧宫里玩“捉迷藏”。
他都能容忍门口的磨坊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难道不会容忍一个女孩的笑声么?
这两个人可是制造了尸山血海的人呐,她怎么能这么“美化”他们?
可是腓特烈二世也曾经想要放弃皇位,逃离他的父亲腓特烈一世, 而叶卡捷琳娜专制的母亲则常年留在巴黎,父亲常年服兵役,因此不大受父母的限制,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开明专制”的君主。
乔治安娜的性格做不到,她无法像斯嘉丽那么开枪,这是种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适合做“君主”。
如果她去了俄罗斯宫廷,会很快就死了,不会和叶卡捷琳娜一样活着,而且还成为女王。
人要贵在有自知之明,卢梭也写过,如果国王们觉得政府的工作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职责,那么最能干的国王就必定是任务最重的国王,把他们的工作和能力一加比较,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实在繁多,他们就会像急于扩大他们的国土和他们的权利那样赶紧紧缩这两者,否则,王冠的重量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压坏那个一心想戴它的大脑袋。
她忍着笑,想看一眼波拿巴的大头,看看它有没有被压坏,却发现他在看着她。
“你在想什么?”他带着笑意问。
“我在想音乐。”她言不由衷得说“您能演奏一段腓特烈大帝的长笛曲么?”
这下豪格维茨和波拿巴都笑了。
“我只是初学,而且我觉得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何不让音乐家演奏呢?”波拿巴说。
她冷冰冰得看着他。
“我去安排。”豪格维茨说。
“我帮你。”德·沃代夫人连忙说,于是两人一起离开了。
“你想说什么?”等二人走后,他平静得问。
“有个侍应死了,要提前结束舞会么?”乔治安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