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 后果(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55 字 3个月前

在追寻永生的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掉到车外,这是概率上极有可能生的事。

一旦死亡,对当事人而言,就是完全而彻底的失败。

但……

后果还不止于此。

在预测到永生的一个必要步骤第五次盖亚大战之后,对这场碳基生命的内战,方然着实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动机,则是内心深处的隐约不安。

但是和愿望相反,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他并未找到能推翻这设想的证据。

要想永生,体内的微生物必须根除;

进而,盖亚表面的一切微生物及宿主,也必须被彻底消灭。

倘若这就是永生的必经之路,那么,某种意义上,“那个人”的永生,就不再是“人”这一范畴的永生,甚至,也不再是“人类”这一范畴的永生,而将会是“盖亚生命”这一范畴的永生;

盖亚的全部生命,除“那个人”以外,都将成为永生的必然代价。

事情一旦进行到那种程度,“那个人”,不管他自己是否有意识到,都将成为“盖亚生命”这棵四十亿年参天巨树的唯一孑遗,以灭绝全部(生物意义上的)同类为代价,才能获得资格,独自一人与死神相搏。

这种对抗,一旦失败,就不再是他自己的失败,也不再是全人类的失败,而将变成盖亚生命的失败;

从那以后,偌大宇宙间,再有怎样灿烂辉煌的文明,再有怎样叹为观止的生命,银河系的某个不起眼恒星系里,死寂的盖亚表面,将不再有任何一丝生命的残留,繁衍生息四十亿年的盖亚生命演化奇迹,将就此画上休止符。

盖亚生命的终结……

即便只是摹想,方然仍不禁心生畏惧。

这,并非是将对死亡的恐惧,一下子移情到了盖亚的大千世界之上,而是他在思考,这一切,缘起于盖亚某物种的某一个体,为追寻无限长生命而催生出的这一切,究竟是偶然出现的情形,还是任何生命演化轨迹的必然结局。

生命演化,按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环境变迁对dna复制错误的筛选所致。

这样的过程,原则上,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特定的方向,一切完全是在碰运气,这也可以粗略的解释,为什么在盖亚生物圈的四十亿年长卷中,出现过那么多构造千奇百怪的生物,然而具有智慧、能创造出文明的物种——人,却直到这四十亿年长卷的最后时刻,迄今不过数百万年的恍若一瞬,才突然登上舞台。

因为演化本身,是无向的,智慧并不是演化的目标。

《进化论》,生命科学界的一块基石,却往往被误解,即便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也未见得能理解透彻;最普遍的误解,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歪曲归纳,仿佛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化,就像是在建造大厦那样,一砖一瓦都是为了实现既有的蓝图,说的再直白些,就是在为演化出“万物之灵”人,而进行必要的铺垫——

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

盖亚的生命演化,如果绘制成媒体上常见的一棵分支树,树干底部是原始生命,枝杈顶端则是智人,很容易让观看者造成一种片面的既有认知,认为“人”是演化树的最终成果,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生物。

加上人对其他一切物种的智商碾压,优越感由此而生,难免会自抬身价。

然而演化的根本判据是什么呢

是“生存”。

如果以生存作为判据,而非以智力的高下来考量,人在演化树中的地位,就相当模糊。

当今世界,盖亚表面的生物圈内,并非只有人这一种生存竞争的胜出者,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即使考虑到人这一物种的特殊性,拥有改变地表环境、甚至对某些物种赶尽杀绝的能力,事实上也的确造成了一大批物种的灭绝,环顾盖亚生物圈,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