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轴心(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17 字 3个月前

(防d设置,请书友们谅解,很快恢复)

然而另一方面,凭借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体系,有意或无意的向“造终产机、自给自足”的前景迈进,历史上头一次,资本的代理人有了反抗职责的机会,在谋划策略时,越来越有条件、有资格谋取私利,而不必再殚精竭虑的为资本增值而舍身卖命。

对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也越来越不感兴趣。

或者,即便出于贪婪、或者野心,想要掌控更大的资本,在当今时代it横行的大势之下,也只需要雇佣少数专业人才、资深专家,就能进行从传统计算机领域到“自产机”研制造的投资。

至于其他大多数劳动者,他们的技能,乃至于劳动力,对有产者而言已失去意义。

进而,在这些家伙眼中,也就成为了无用的废物。

一边忌惮着大多数,因联邦民众的怒火万丈而心惊,一边又被时代裹挟,将社会中大多数人视作累赘,因紧急状态而暂时回避了投票的联邦政府,其政策与行为,仍不免充斥着大量的互相矛盾。

但不管怎样矛盾,大趋势却是一定的

随着it不断渗透社会,岗位,会越来越少,无事可做、生活无着的劳动者,则会越来越多。

出于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一判断,方然是很容易思考并得出,也确信这未来迟早会来。

但是在基础研组,偶尔为之的闲谈,却让他现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

赫伯特西蒙,之前在与这位项目负责人打交道时,方然就隐约意识到,身为fsci专家组成员、信息描述与处理领域资深专家的西蒙先生,对这一切自有深刻的洞察,不仅如此,也愿意将想法分享给给基础研组的年轻人。

但是说者有心,听者,却不一定能理解透彻。

身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底层构建的设计、实现,在“国际商用机器”工作的年轻人,可想而知,都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思维,事实却证明,一个人在专业技术领域成就斐然,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人文领域,也会有同样深邃的分析与洞察。

工作中,闲谈时,方然不止一次听同事们谈及,人工智能的展会怎样改变世界。

这其中,固然有不少人看法与自己相近,认为一大批人将因为ai而失业、就像眼前正在生的那样,但也有些人,看法就非常乐观,非但如此,还援引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论证当今时代的信息技术变革,也会像以往每一次技术革命那样,带来更多就业岗位,让文明更加繁荣。

这种看法,到底荒谬在哪里,方然一早就看得明明白白,他也不想参与辩论。

毕竟,就在这些滔滔不绝、似乎对世界未来充满信心的同僚里,会不会潜藏着“同类”,他并无多少分辨的把握。

不过和几年前相比,自己的阅历,见识,显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信息技术革命”的理解,也比年轻人更近了一步,让他意识到这喧嚣的自动化、智能化浪潮里,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基本矛盾。

岗位竞争,ai持续将人取代,这些都只是表象。

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即便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本质上,却仍然与动物群体有某种微妙的相似性。

即便这微妙的相似性,所体现的规律,在当今时代似乎已被绝大多数人遗忘;

但规律始终是存在的,看不见,并不代表其就不存在。

从古到今,一切人类文明的组织形态,向上追溯到久远的原始社会末期,当暴力为群体中一部分人、甚或是一小部分人所垄断,其他所有人的生活,乃至于生存,就完全被捏在暴力掌控者的手上。

说的更直白一点,对未掌控暴力、未拥有暴力的个体来说,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