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四章 总值(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45 字 3个月前

十年间增长逾一倍,对已经是达国家的联邦而言,度是很惊人的。

nd的资源、原材料等消耗有下降的趋势,除此之外,联邦社会的一系列传统产业,包括消费品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与一大批衍生产业都在走下坡路,实体经济的扩张度就更快。

按方然的估计,过去十年,联邦的资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产业,实际的年均增长率甚至过12,总量是原先的三倍还多。

nd等数据,事实上已就失去意义。

要想切实的把握局面,关注统计数字,是没有用的,只有借助达的网络体系,沿联邦社会的一个个纵切面去深入观察和分析,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现在的方然,就处于这样的位置上,利用公司和ffriit赋予的权限去查看这一切。

而且在这么干的时候,还用不着遮遮掩掩,这是工作。

身为ib的核心研人员,方然的岗位,职责并不是直接负责“全产机”的模块开。

ns的庞大体系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模块都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托马斯安生除了it外,对其他领域几乎一窍不通。

而且it这一块的研,也不需要动用基础研组,自然有其他团队去做。

他的岗位职责,总体而言,仍然是是为“全产机”的底层架构支持。

ns,体系中的模块,简直包罗万象,所有这一切跨学科、跨领域的模块,都需要链接到aos的控制系统中,在核心ai的驱动下运作,方然所在的基础研组就负责此事,利用fsci,将大量平行研的模块接入。

在这一过程中,可想而知,托马斯安生得以接触大量不同门类、不同功能的子系统,也有权限调取、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

ns的核心,工作量很大,单凭人工是没可能完成的。

在利用“走鹃”的工作过程中,一开始,方然很恪尽职守,在职责范围内分配约12o1os的算力,协调项目组的几名工程师,各自完成份内之事,至于他自己,则继续每天抽一些研究fsci底层框架。

要掌控庞大的联邦网络体系,进而,掌控实打实的生产力,这一点也不容易。

“全产机”的每个模块,都会由所在领域的产业巨头来研,“国际商用机器”承担的是it领域,自己显然不宜插手,也没有机会。

而其他生产领域的公司,不论卡特彼勒、巴斯夫还是淡水河谷,方然的了解都很有限,他所能做的,之多不过是远程侵入这些公司的内网、在服务器里稍作停留,根本无力解析其项目研、制造流程,更遑论从中作梗。

一句话,对空前庞大的“全产机”,直接掌控其中的大量模块,是完全不现实的。

那究竟要怎么办呢。

这时,方然对托马斯安生之身份的长期耕耘,就显现出了一些前瞻的、独特的价值。

身为ffriit成员,同时又受雇于“国际商用机器”,在签署“协议”后,不出所料,上面很快便交给托马斯一些机密任务,其主要内容,就是利用自己在ffriit的权限和影响力,为ib谋求更多利益。

说白了,就是在巨头虎视眈眈的“全产机”规划上,让ib尽量多分一杯羹。

联邦的有产者们,在这前所未有的时代里相互勾结、妥协起来,一致对外扩张掠夺,这固然是大趋势。

但对待划时代的“全产机”,仍会彼此猜忌、防备。

ns,究竟会由谁来掌控,各方力量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形式上的国有化”,由联邦政府出面组织“全产机”的研和部署,待这一体系建成后,则由ffriit的基础架构,让各参与方共同管理。

明面上的规则如此,事实上,也就是被联邦的若干家资产巨擘所把持。

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