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族群(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30 字 3个月前

器,永远不会有无意义的行为。

这种观点,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执着于永生之路的男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在方然眼中,主宰世界的自然科学之规律才值得关注,至于人文艺术,他虽未曾深究,却很早就明白那只是一种文明的上层建筑。

从这种角度理解,所谓“美感”,其本质定义就是“生存与繁衍经验的过度延拓”。

人的一切行为之动机,都来自于生物所共有的生存与繁衍之需要,任何对这两件事缺乏兴趣的个体,都将被演化所淘汰,留存至今的生物物种,包括现代人在内,这两方面的欲望都十分强烈,这是很而然的现象。

而除此之外,一个人的任何行为,便不应该、事实上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动机。

纵观当今世界,或者,向前追溯到久远的过去,人的所作所为,除必须的生存与繁衍外,更有花样繁多、经久不衰的所谓“美的追求”。

从远古时代的岩洞壁画,到当代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从异性外表的品头论足,到现代工业的宏伟奇观,文明发展至今,小到一只水杯,大到巨型水坝,都承载着人类的设计之美,蕴含着秩序与力量的魅力。

如此情景,是很容易令人叹服,进而认为对于美的追寻,是人的根本诉求之一。

凭借犀利的理性思维,方然却能透过人文艺术的表象,直抵实质,认识到人类自古至今,一切对美的追寻和向往,无非都是人类自身,将有利于生存、繁衍的好恶判断,不分时间地点的任意延拓。

这方面的案例,信手拈来,动物的所谓“美、丑”就是典型的例证。

动物,很寻常的概念,在人类世界中随处可见的形象,每一物种似乎都天生带有“美”、或者“丑”的标签,与人类起源相近的哺乳动物尤甚。

同样是哺乳动物,在人眼中,猫的面容,被大部分人类认为是美的;

而猪,羊,猩猩的脸,则分明与美关系寥寥,至少大部分人并不会将其与美联系在一起。

盖亚表面的人类,吸猫者,七十亿人中怕没有十亿,也有八亿,无数家庭都豢养猫仔作为宠物,在西历1470年的巅峰时期,全世界猫仔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