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定律(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34 字 3个月前

譬如内存占用,联调开始时,系统初始占用值只不过40gb左右,现在的占用则超过1tb,虽然距离物理上限——12tb还比较遥远,但这种程度的内存占用提升,还是与一般计算机程序、甚至ai的行为迥异,也引发了研发组的关注。

另一方面,系统运行时占用、调用的存储空间,虽然也有增长,却只不过是从12tb提升到17tb,远未触及450tb的硬件上限。

一般的计算机系统,运行时,占用的内存总是小于存储空间,数学领域的专业程序尤其如此,况且在某种程度上,内存与存储空间的占用还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单纯研究一个ai的运行时内存与外存占用,意义并不大。

但“强ai初号机”还是引人瞩目,是因为其特性,与一般的人脑思维模型有很明显的差异。

人脑的运行机制,直至今天,还没有被人类认识的很透彻,但相关模型、假说则浩如烟海,这些模型、假说背后的理论一般都认为,倘若将人脑的运转与计算机相比拟,其占用的内存应该相对较小,此外则应包含规模很大的存储空间。

人脑的思维过程,无须解析,但凡审视一下自身,便大概就明白这种猜测的由来。

具体而言,当一个人意识清醒时,大脑始终在运作,但同一时刻所思考的念头却很“狭窄”,至多不过应付很具体的一件事,或者处理很简洁的一段讯息,这种特质,在人类的语言里时常被称为“专注”,也是意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与每时每刻的思维相比,人脑的记忆,容量之大则令人印象深刻。

不同的人,大脑的记忆能力各有差异,将模拟式系统直接与数字式系统比较,也很粗糙,即便如此,学术界仍认为人脑的存储能力超乎想象,估计其能够存储相当于1bytes、一千万亿字节的数据。

即便考虑到人脑的特性,这1bytes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含义模糊、未必能被称为“数据”的模拟讯息,人脑至少也能存储若干tbytes、几万亿字节的数据。

思维活动所涉及的信息量,在tbytes级别的信息规模面前,显然十分渺小。

综合起来,旧时代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基本上都认为人脑是一种单线程、占用较少“内存”、同时具有超大容量外存的模拟式系统,大量意识仿真,乃至于“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也都以此为指导。

站在旧时代的认知水平上,这一做法,其实也可以理解。

经过很多年的尝试,算力超强的巨型机+人工智能程序,都未呈现出任何意识活动、自主思维的迹象,而人脑却天生具备这一令人惊叹的能力,两相比较之下,自然会让研究者产生某种猜测,人脑的结构、运行机理等特质,是否才是“意识”诞生的关键。

这种猜测,今天的方然已了然于胸,显然是一种难以避免的歧途,徒然耗费时间精力。

计算机,人类研发出来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不论技术原理、底层架构还是运行方式,与人脑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产生自主思维的方式,也必然迥异。

以人脑的意识运行方式,去揣测计算机的“意识”,会是什么样子,显然太不靠谱。

至于另一条路, 地下建筑里的“初号机”,则是划时代的成就。

联调取得成功后,很快,研发组就在“初号机”的基础上,制定“二号机”的总体规划,相比于探索、试验性质的“强ai初号机”,二号机的定位则是——力争实用,规模比前一阶段的试验机组大得多。

研发组的设想,方然没找出什么隐患,在确认研究机构的“强ai”进展顺利、初步展现预期功能后,就原则上批准了这一计划。

至于二号机的研究领域,斟酌再三,他还是选择了数学与相关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