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四章 读出(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39 字 3个月前

,与其联络。

而744研发机构的方向,则更进一步

试图用机电、或者生物的方式,直接与脑建立广泛的联系通路。

通俗的理解,浏览研发报告时,方然会将这一过程想象成计算机的内部改动,通过增加线路连接的方式,将某台计算机直接与其他计算机相连,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类的大脑,乃至意识,会对这种连接有何反应。

凭空在脑上挂载一个外来模块,然后观察,实验者的意识是否会觉察到这一加载模块,如果能,又会如何反应,这是774机构进行过的研究。

具体的实验过程,漫长而繁琐,且伴随许多骇人听闻的操作。

方然不太关心这些,他更关心的是结果。

774的总体研究思路,大致来讲,分为“生物”与“微电子”两条线。

一条线,是尝试脑组织间的连接。

说白了,就是尝试将其他个体的脑组织移植、附加到实验者的大脑,凭借精密之极的微操作,与术后的刺激手段,建立起移植脑组织与实验者大脑之间的神经连接,然后观察这对实验者意识会有何影响。

另一条线,相对来说则更高深,是尝试用仿生构造,来建立实验者大脑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通路。

人脑与计算机间的互联,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

不论脑组织,还是计算机,

总之,都是一种建立脑外连接的大胆尝试。

这样做的动机,理由,可以有很多,旧时代的研究机构也开展过类似的研究,虽然成果寥寥,但其动机则大致一样

无非是想尝试一下,以人类的技术,能否突破脑的诸多物理限制,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

至于这设想是否能实现,现在,774的研究报告,结论与已有的资料很相近,并不认为用脑组织进行脑的“延展”,能做到这一点。

人脑,迄今为止,倘若不考虑791等机构的“强人工智能”,仍然盖亚表面的最强大智慧载体。

但这种能力,显然受限于脑的物理属性,从体积,神经元个数,神经元细胞的体积、树突数量,到神经纤维传导能力等等,都会对脑的能力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