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四章 遏制(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48 字 3个月前

品中,人类文明,不论遭遇全面核战、还是超级瘟疫,甚至是如《2012》中那样地质灾难,都会在一段时间的“末日”、“废土”状态后,逐渐复兴。

不仅如此,这种复兴的过程,还被想象得非常之迅速,

理由也很简单,已经走过的文明之路,再走一遍,不应该是更熟悉、走得更快吗。

设想是如此的乐观,但,他们却没有想过,天灾人祸摧毁的是人类文明之架构,却不会将有史以来积累的科技尽数抹除。

在浩劫之后的世界,科技,极有可能并非助益,反而是一剂毒药。

原因很简单,还是那句颠扑不破的海因里希主义名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如果不适应,就譬如说,天灾人祸之后的世界,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完善的社会体系荡然无存,作为生产力之基石的科技,便会大大“超前”与时代,这样的世界,注定无法重走旧路、回归繁荣,反而可能坠入螺旋下降的深渊。

一个很直白的例子,在浩劫后的世界,利用人类已有的研究成果,各种生物、化学与物理层面的毒物,仍可以获得、乃至制备。

而监督、管控与惩戒这些物质的社会体系,却已不复存在。

这种完全失衡的状况,事实上,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尖锐对立,一方面,浩劫后的人类,仍然掌握破坏力巨大的现代科技,另一方面,伴随这些先进科技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社会体系,却不复存在。

当科学技术的运用,没有任何制约,接下来的世界会发生一些什么,其实并不难想象。

正是这样的一种失衡前景,让浩劫后的文明,几乎没有“从头再来”的一线希望,除非浩劫的规模之大,将社会体系与科学技术统统摧毁。

想到这一点,方然便因此而意识到,自己将要做的选择,

是多么的至关重大。

选择,在交代给“盘古”时,已经做出,阿达民纠结的,则是这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

从西历1507年初,到三、四月间,地下世界里的阿达民始终在思考,权衡,为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而绞尽脑汁。

千言万语,归结到一件事,其实这根本也不难表述,

便是“可以相信同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