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为父知道,但你就不怕你勾结重臣,如此干涉宫政,为父会不悦,对你的储位之位不利吗?”
李恪先是一顿,而后才回道:“儿臣并未想过这么多。”
李世民道:“你呀,就是太重私情了,回护兄弟是如此,此番为了你母妃又是如此,若是以帝王心性而论,你欠了几分火候,你将来为帝可要仔细。”
在李世民看来,当初李承乾谋逆,李恪以身家性命死保李承乾,保住了前太子的性命,自然也是给自己将来留下了一个隐患,此番李恪为了使母妃登位皇后,入主正宫,有一个正室的名分,竟还是冒此风险行事。
帝王心性,最讲究的就是以大局为重,断舍私情,李恪如此顾念母妃和手足,在旁人看来自然就是不合格了。
李恪听着李世民的话,想了想,回道:“父皇也常说儿臣与父皇相类,父皇怜子,舐犊情深,不也同样顾念私情吗?父皇如此,便是海内称颂的好皇帝,儿臣也不担心自己。”
“哈哈哈...”
李恪之言入耳,李世民顿时笑了出来,殿中原本紧张的气氛也为之缓解了不少。
李恪说的虽然直白,但也都是实情,说起怜子之心,恐怕千古以来没有几个皇帝能和李世民相比了,李世民如此属意李恪为储,其中不也有这部分的原因在吗?
李世民道:“如此说来倒还是为父的不是了?”
李恪忙道:“儿臣并非此意,儿臣只是以为天家温情,并无不妥。”
李世民道:“你今日所为是因纯孝,倒也情有可原,而且你不曾将此事发于朝堂,而是私下奏于为父,也算周全。”
李恪要促成杨妃晋后之事,无非就是两个法子,一是如眼下这般私下禀奏,二便是将此事发于朝堂,借助百官之力来给李世民施压,但这样却会叫李世民难做。
李恪选择了让李世民好做,但自己的把握却更低的方法,在李世民看来自然是顾及到了他这个父皇了。
李恪道:“儿臣不过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李恪所谓尽人事,便是他所为之事,至于天,于大唐而言,皇帝既为天,李世民既为天,李恪看的自然就是李世民的意思了。
李世民道:“其实在先皇后临终之前,便曾嘱托于我,你母妃贤德,在她故后可立位为后,但为父心中一直过不去这个坎。”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琴瑟和谐,当年长孙皇后病亡后李世民一度废朝近月,水米忘食,李世民心里会有这个坎也不难叫人理解。
李恪闻言,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不知父皇的意思是?”
李世民沉闷了片刻,回道:“将此事发于廷议,而后决断吧。”
朝中无后,本就不妥,而杨妃掌管后宫多年,又是太子生母,立为皇后本就是分所应当,李世民将此事发于廷议,无异于就是同意了此事。
“诺。”李恪闻言,笑着应了下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