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乱兵(2 / 3)

谋明 淡墨青衫 3285 字 2020-11-02

但官兵的军纪就比流寇普遍还坏了。不管是哪个将领都是一样,特别是崇祯中期之后,官兵的军纪开始普遍败坏。

一则是崇祯的帝王术实在烂到无以复加,比如清军第一次破关而入,崇祯一口气砍了几十颗脑袋,很多人死的相当冤枉,但崇祯性子一上来,杀人如割草,根本毫无故忌。

皇帝杀人无顾忌,首辅,本兵,总督,巡抚……上到内阁首辅,下到巡抚巡按,州县文官就更不算什么的。文官的尊严体面,还有稳固的政治生态,皇帝都是丝毫不做考虑。

后人考据崇祯年间的失误,有时候简单的推到东林党或某个党身上,这毫无道理,因为在崇祯年间,没有一个文官能形成一家独大,掌握朝堂权柄的地步,也没有哪一个首辅阁老能够形成稳固的权力链条。大明的内阁并不是法理上的政事堂,阁老也不是宰相,阁老们的权力来自于对六部尚书和地方督抚的私人关系,能掌握六部和大量的地方督抚州县,任用私人,阁老才能使用自己的权力,用这样曲折的方式,真正的推行施政,而不是光凭票拟权来做大秘的事。

有明一朝,哪怕张居正能威胁到皇权,训斥万历天子如学生,但他仍然不是真宰相。

崇祯杀人,杀的却是文官为主,对武将则多般隐忍。多少坏事的武将,比如左良玉这样的,多次在战场败逃,多次不遵军令,在万历,天启年间有多少脑袋都被砍了,但在崇祯手里却是平安无事。

崇祯一直是实用主力,督抚都是读书人,杀了有更多,无所谓。武将却是带兵的人,杀了怕挑不到合适的继任人,更关键的就是害怕其部伍哗变。

越是怕,武将却越嚣张跋扈,法度败坏。

这样便是一种恶性循环,明末武将军纪之坏,官兵对地方的破败之重,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官兵所过之处,破坏比流寇要严重的多了。

这也是闵元金和梁世发,杨志晋,高存诚等人被闵元启言语打动的原因所在。

一旦官兵和流寇在大河卫打起来对地方的破坏就太严重了,如果没有自保之力下场会相当凄惨,没有人愿意叫自己的家乡亲人落到那种地步。

亲族在身后,哪怕是萤火之光,也是要试一试与皓月争辉。

另外一条原因,便是朝廷虽然加派三饷,但加饷的银子被层层盘剥,结果军队欠饷厉害,这是痼疾,从嘉靖到万历再到崇祯,军队哗变闹饷越来越严重。将领就算领了军饷,也是大半落在自己口袋,小半养家丁精锐,落在营兵头上的几乎为零。

皇帝不差饿兵,军队无饷当然只能靠抢掠来养活自己,这种情形到了崇祯末期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现在大半人的认识就是,官兵的军纪之坏,破坏之重,远在流寇之上,适才的人说的话,实在是太幼稚了。

可能是江北到江南这里,并没有流寇和官兵打过拉锯战,不是大战的战场,安逸惯了的原故吧。

数十骑兵的威势和破坏力就相当惊人,不到一刻钟功夫,几里长的街道就被肃清了。

骑兵往更远处去,又是一通混乱。

可想而知这些骑兵从城门处进来,造成的混乱和破坏有多大。

但这还并不算完,更多的骑兵涌了进来,足有过千之数。

战马的铁蹄在青石板路上划出道道火星,答答的声响象是鼓点声不停的敲打着,听到的人无不感觉心烦意乱。

这种肆意张扬,毫无顾忌的场面,就象是良善百姓的家里进来一群明火执仗的强盗,无所顾忌,可以为所欲为。

吃的喝的,甚至家中的妇人,强盗们想怎样就怎样。

只是在一瞬之间,淮安这样的一座大城,似乎就完全的易主了。

千多骑兵进入之后,开始沿着大街小巷深入,到处布控,然后就是两三千人左右的步卒进城,开始进入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