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四更未至五更,正是人睡的最为深沉之时,军情人员也是沿着道路抵达了第三百户的外围。
和安东,灌南等地尚有县级官道不同,越是往东行,村落之间的距离就越大,集镇就越少。
也没有官道通行,就是各村落之间的小道。
这些道跑也多半是依托淮河南北两岸,多半是各集镇和村落间自行沟通修筑,多半地方都只可容两辆独轮小车,或是一辆双轮大车通行。
甚至有一些地方中间道路断层,骑兵得在村落之中穿梭而过,否则就得在河边的灌木地或田亩里穿行,那样反而事倍功半,还不如在村落里穿行。
好在这年头的年景不好,原本农家习惯,年头抱一只小狗,用剩饭剩菜养着,到了年尾养成了肥狗之后正好在过年时宰杀,也是给全家滋补一下。
这个时代是不能套用后世的标准,什么不忍心之类的话更不要谈起。人们肚肠里严重缺乏油水,甚至不得温饱的前提下,自是不可能有什么爱心泛滥。
在河南等地,流寇和天灾肆虐时,人们吃人都是常态,何况是吃自家养的黄狗。
况且狗原本也是六畜之一,原本就是属于养着吃的家畜,地位和猪一样,只是比猪还多一个看家护院的本事,这也使中产之家可以把狗一直养着,倒也未必全都一年一杀。
这几年年景不好,各村养狗的人家并不多,等到了第三百户外里许距离时,大量的狗吠声顿时是响了起来。
军情人员听到狗叫声,反是松了口气,继续策马向前。
百户村落外的道路已经是重修和拓宽过,这边别的东西不多,人力是相当充足。
各百户间的道路重修过,百户外抵千户所城的大道也是重新垫土夯实,并且疏浚了排水沟渠,此外便是原本的几个备倭土城也重新修葺过,将城中垃圾破烂一扫而空,迁出城中居民,派了一些警备士在城中警备守卫。
在军情人员通过土城之时,在狗吠声中,有人从土城上方的城堞上挑出风灯,第一盏现之后瞬息间又有十多盏风灯挑出来,这一下将官道照映的雪亮。
在城堞之间又有十多人持着弓箭和短弩,有人厉喝道“来人报出身份口令,三息不报,视为奸细射杀!”
“军情司,沈磊,口令迅雷。”
军情司人员多半是外来人,本地人员则多半在外为坐探,或是为军情站的负责人。
外来人也多半是用假名和代号,另外有自己的专用辨识口令。
从土城到百户外的箭楼是第一层防备,百户内还有巡逻队伍做更进一步的盘查,最后抵百户官邸外还会有中军司的人做最后的检查,这才可以见到闵元启本人。
口令也是依所行差事分为若干等级,现在这个沈磊报的就是最高等级的紧急口令。
守着土城的人员复核过后变色也是一变,当即便有一个警备旗队长骑着一匹杂马出来,他要负责将军情人员带入百户之内。
在经过第二道防线之后,中军司闵元忠已经闻讯起身,在百户官邸之前略作检视之后,便是面色沉凝的道“我已经派人叫醒大人,你随我来。”
和梁世发等人陆续起屋不同,闵元启原本住的这百户官厅只是简单修葺了一下。
将院中演武场修葺了一下,换了一些破损的砖瓦,地面的方砖重新铺设,再令木匠打造了一些家俱,看起来已经很象样子,闵元启也就没有进一步大举修筑装修的打算。
他就一个人居住,还有个老仆两个仆妇便是足够,又因为成天在军营盐池工坊等地,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在家中居住,甚至有很多时候闵元启是在军营中居住,这百户官厅就更没有什么要紧了。
不过在旁人眼里,这是闵元启富贵之后不改俭朴之风,也是桩委实令人敬佩的事情。
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