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不是看你就要醉了吗?”原来最后一攻是高俅的阴险手段。见李逵对他怒目相对,高俅干笑不已,随即改口道“这是醉酒的事吗?这是面子,人杰啊!昨日是哥哥不对,可昨日你殿试刚刚结束,哥哥不是高兴嘛?咱爷们中也有人中了进士,以后哥哥在宫里头当班,腰杆子可就更硬气了。”
“可哥哥也没想到你随便参加个殿试,还有如此的麻烦。陛下召见,朝中有头有脸的文官都齐聚,可人杰,不怪哥哥说你,你最后把事给办砸了。可你要知道,小苏学士一直看我们不顺眼,你昨日要是大放光彩,也算是为学士争光了。可听童贯的意思,你好像昨日在集英殿里还没说两句话,就打起了呼噜。”
“你让学士丢脸了!”高俅怒气不争的总结道。
任何事情,只要关系到苏轼的身上,高俅都会将这件事当成天大的事看待,李逵醉酒在高俅眼里,变成了有辱门风的行为,需要他站出来痛斥李逵的举止不端。
“昨日就是如此,虽说不该全怪你。但只要你有平日里一般的急智,也不会落得如今三堂会审般的结果。还有,人杰你殿试的时候到底写了什么了?我总觉得有点心惊胆战的不安稳。”
维护苏轼的体面,是他这辈子都无法绕过去的信仰。数落了一会儿李逵,高俅这才询问事情的缘由。
李逵回忆道“好像是写如何治国吧!”
“少糊弄我,哥哥也是通过了开封府的解试的士子。”高俅气道“策论不就是写如何治国吗?”
更何况,苏辙一直看他不顺眼,也不能算是不顺眼。应该是比不顺眼更严重一些,看不起他。高俅对苏辙是敢怒不敢言,他倒是不会做出陷害苏辙的事来,总是学士一家人。但很明显,高俅心里的那点自卑的心思开始泛酸了起来。
说起来也奇怪,苏辙比苏轼的学士身份更加牢靠一些。但高俅从来没有称呼过苏辙为学士。
李逵这才对昨日的事有了个来龙去脉的大致印象,摸着脑袋对高俅道“高兄,去帮我弄点水来,再准备点吃的,我饿了!”
高俅翻着白眼,哀怨不已“得,都白说了。”
宫里不比外边,高俅只能央求宫里的宦官,还落下偌大的人情,才弄来些点心清水。不过,李逵是他的恩主,还是好兄弟,既然李逵开口,千难万难,高俅也断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这点义气担当,他还是有的。
如今的高俅,活着就是个义气两字。
不过,李逵吃饭高俅也不让他消停,在边上催促道“人杰,你可快些。陛下已经移驾集英殿了,指不定马上就要见你。”
反倒是李逵不慌不忙,他还在回忆昨日殿试的时候写了什么?记起来一些,但也不太全,这是宿醉之后的恶果,李逵想要头脑清明,恐怕一时半会也难以办到。心中不免偷偷给自己告诫道“以后可不能醉酒了。”
说起来,李逵喝醉的经历不多。他酒量也可以,三斤的量,在这个时代也算是说得过去。
相比师祖苏轼一杯就倒的酒量,他已经可以被称为酒仙了。但这时代的酒劲头足,要么是米酒,要么是黄酒,也就是粟米酒,或者是果酒。
果酒只有低等的酒肆才贩卖,因为口感略酸,并不被大众喜欢。
反倒是最常见的米酒。口感绵柔,回味甘甜,颇受老幼喜欢。但米酒有个坏处,后劲十足。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最为追捧的感觉,微醺后飘飘然,似仙非仙的奇妙。
果然,被高俅这乌鸦嘴说中了,李逵还没吃上两口,郝随迈着小碎步,心急火燎的来了。
看到高俅的时候,他冷哼了一声。
看到李逵在吃饭,他还是冷哼了一声。
随后阴阳怪气道“高俅,你把这皇宫当成了自己家,怎么还吃上了?”
说的是高俅,但郝随的眼睛却盯着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