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朝议(2 / 3)

阉党二世祖 有限无敌 4873 字 2020-02-09

现在国家不行了你们一个个都不说话,那有这好事!

马士英听朱由崧问自己没办法只好站出来说道:“陛下,现在当务之急要防备城中有人借机作乱,臣建议将城外马铖所部调入城中驻防各处,也好防备宵小!”马士英不亏是老狐狸,皇帝让说话我就说,但是就不说人话,反而提出让自己儿子进城。

马士英这么说其他大臣也有了主意,纷纷站出来进言献策,什么调江西浙江的卫所军进京勤王,什么派出使臣与北虏和谈许与江北之地等等,这些大臣说的来劲,但是一个让朱由崧满意的都没有。

朱由崧不管朝政怎么样,也不管扬州城死多少人,他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小命,现在满清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最应该的就是逃命,那里还管什么勤王和谈?

朱由崧虽然这么想,但是这帮大臣一个个都是人精,那个也不想背上奸臣的名声。当年土木堡之变时徐有贞只是说了句南迁,就被于谦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一顿臭骂。还有崇祯朝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是按照崇祯的指使与满清和谈,那知道事情败露后陈新甲被当成替罪羊砍了头。

有了这些传统朝中大臣那个还敢说逃跑,所以这些大臣都知道朱由崧想要的是什么,但就是没人说出来。

(到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官场运作潜规则,本人虽然算不得什么领导,但也是体制内的人,对官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大家可能觉着中国古代皇帝是一言堂,想干啥不是一句话的事吗?为啥自己不定非要手下提出来后才通过呢?这就是官场上的运行规则,一个好的政治环境是有弹性的,也就是能左能右成曲线前进,碰壁了就弹回来,这样可以确保不犯大错误。但是大家想一下,如果皇帝说什么也没人发对,那政治环境就失去了这种弹性,这样一项政策很容易不管对错的走下去。历史上犯这种错误的人太多了,汉武帝、隋炀帝、王安石、宋徽宗等等,他们都犯了这种错误。当年崇祯也正是犯了这种毛病,政治上失去弹性后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国家是你的,大臣提意见不合你意思就杀,那我们还管什么?就这样在后期在没有人为崇祯分担责任,所以明朝也就亡了!书友们如果明白这点也就明白了何为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在集中,这才是官场大智慧!)

很可惜朱由崧并不是他的表弟崇祯,崇祯皇帝朱由检能称为政客,而朱由崧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货。既然你们大臣爱惜羽毛不肯说话,那朕就自己来!

“朕听外面有人说迁都?大家看怎么样?”

朝中大臣一看皇帝已经开始不要脸了,作为一国元首怎能自己提出来跑路?

东阁大学士王铎是书呆子,他看到皇帝如此无耻再也忍耐不住,站出来问道:“陛下,这话是听谁说的?这人该杀!”

朱由崧那敢说是自己所想,伸手随便一指身边的小宦官说道:“就是听他说的!”那个小宦官听皇帝将屎盆子扣他脑袋上,吓的赶紧跪地磕头叫道:“奴才,奴才没说过啊!”

到现在为止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这位皇帝是准备跑路了,朱由崧也被闹的满脸通红,不过这时他也不管不顾了,接着问道:“你们说迁都怎么样?去那里可好?”

朱由崧满以为自己已经当了出头鸟,这帮大臣应该能说话了吧!那知道朱由崧说完满朝的大臣还是一句话没有。

这可气坏了朱由崧,这个大胖子站起来指着朝中大臣就一顿臭骂,但是骂了能怎么办?人家就是不说话你还能自己迁都吗?骂了半天朱由崧也累了,没办法只好挥了挥手散朝。

等回到乾清宫,朱由崧将周围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出去,只留下心腹太监尤二,然后拉着尤二的手哭道:“尤二,这帮大臣真是气死朕了,你说朕该怎么办?”

尤二是为数不多跟着朱由崧从潜邸跑出来的太监之一,也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