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鞠躬尽瘁(1 / 3)

阉党二世祖 有限无敌 4840 字 2020-02-09

南直隶地杰人灵,从唐代开始大批北方的知识分子为了躲避北方战乱,纷纷迁移到南直隶周围居住,其中产生了很多大士族,比如说陈姓。

明末清初南直隶地界出过很多陈姓大官,比面前这个陈子龙,还有在北方满清朝廷当官的陈名夏,他是镇江府溧阳县人,还有宣德年间的兵部尚书陈洽,就是南直隶常州府人士。其他的还有海宁陈家、杭州陈家,都是了不得的大家族。

至于陈子龙所在的松江府华亭陈家,祖上也出过好几个侍郎、尚书,陈子龙的老子陈所闻就是崇祯年间的工部侍郎,所以苏州这里有一个陈子龙的叔叔也不算意外。

马铖听陈子龙解释完接着问那个老汉“老汉,地租多少?可够日常生活?”

那个老汉听那个中年人说陈举人是他叔叔,哪里还敢说陈举人的坏话,赶紧说道“陈举人被称为陈大善人,地租给定的五成,碰到荒年还可以减免一些,实打实的大好人啊!”

“地租五成?够高的了,老汉怎么没想攒些银子自己买点地,朝廷的赋税怎么说也要比这个少吧?”

那老汉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啊,老汉十年前也有过十几亩地,但是朝廷赋税太重,没办法老汉只能托了人,投效在陈举人门下,这才将将够家里大小嚼用。当年要不是陈举人收留,老汉全家很可能死在县衙的大牢中了!”

“朝廷赋税重?不是朝廷定下的五十税一吗?”

明代初期,因为刚结束全国战乱,朱元璋为了发展生产将农业税订到三十分之一。而到了明代中晚期,农业税率甚至低于五十分之一。当然这并不是皇帝慈悲心发作,为全天下老百姓降低农业税。实际上是到了明代中晚期,大量土地集中到大士族、大地主手中,这些大地主拉拢朝中知识分子,打着降低百姓负担的名头,将农业税降到了万历年间的五十分之一。

那老汉与马铖聊了许久,有些放松警惕,听马铖说完笑道“五十税一?那是老黄历了,小老儿听家中老人说过,万历年间是有过五十税一,可那只是正赋,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大概每亩要收三钱银子。”

明代生产力低下,江南因为每年可以种两季水稻,所以亩产在两石左右,在平年一石稻米在一两五钱,去掉人工种子等等原料,每亩净利润在一两银子左右。所以每亩收三钱银子大概是百分之三十,也算不错了。

“以前的日子过得艰难,但还能维持,可是到了天启年间,县里来的税吏说朝廷要收什么辽饷,去辽东打仗,每亩地多收一分银子,不过这也没什么,无非也就是家中少吃几个月的干饭而已!”

“可是到了崇祯年,朝廷又要开始征收练饷与剿饷,总共每亩要多收四钱银子,这样下去实在活不下去了,没办法小老儿只能带着土地投效陈举人,毕竟陈举人除了五成地租再不要其他,逢年过节还能给我们这些佃户赏些酒肉,比以前可轻松

多了!”

那老汉说完用眼角看了看马铖身后的陈子龙,知道这个人是陈举人的侄子,感觉还是为东家说几句好话。

“当时幸亏小老儿投效陈举人,听说城内徐家、曾家心黑的很,地租收到了七成,这已经是不给我们这些佃户活路了!”

马铖不管城内的其他几个地主如何收地租,他今天来的目的也不是这个,他指着周围的土地问道“老汉,这周围的土地都是陈举人家的吗?”

“对,这周围都是,苏州城外一共一千多亩,听说在吴江县还有些!”

“徐家和曾家呢?”

“那可就多了,小老儿听说徐家的土地足有上万亩,曾家也差不多,具体数目小老儿就不知道了!”

听这个老头没什么有用的消息,马铖笑道“好,今天多谢老汉了,你去忙吧,祝你明年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