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11)(2 / 3)

这阅卷的,还得是礼部与吏部的人啊,还不仅是一个人。”他从前原本也没有想过要入仕,只是想着依靠着父亲的关系,做一个小官,就这样过完一生,只是曦月给了他改变,他也希望自己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而不仅仅是依靠父母,因此他算是众学子中最努力的人之一了。

曦月点头“我知道,所以我特意去看了看这几人的文章。特意来提醒大家一句。”

曦月“答卷的时候,要注意的第一点,文风。”

“这几人之间,各自特点鲜明。包括之后的阅卷官,谁也摸不准对方喜欢的文风为何。或词藻华丽,或沉稳刚健,或言辞犀利,或清新婉约,或平实朴素。”曦月挪了挪屁股,坐正道“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喜欢平实朴素文风的考官,就很有可能非常不喜欢堆砌词藻,谈之无物的文章。素来沉稳刚健的考官,就不大可能会喜欢冒进冲动的学生。”

历史上也有各种反华丽,反词藻的文风活动。

文人之间的风向是会变的,各时期有各时期流行的趋势,各自也有各自的流派。

可以确定的是,各流派之间,相处的不是那么好。毕竟文人相轻。

大梁新行科举,考卷甚至都没有糊名。有可能看你名字不好,字也不好,心情又不好,就直接写了个“不”。

曦月道“不在榜贴上,也没有投过行卷的人,请自觉保持中立。何为中立,以李余涛的卷子为准。”

曦月“其次,给大家归结一下今年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考点。”

曦月掰着手指头随意给他们数了几个

“从国的角度。治贪腐,安民心,稳粮价,广教育,重考核,强军本。”

“从人的角度。戒奢以俭,虚心纳下,广开言路,正身黜恶,谦冲自牧,慎始慎终。”

“种种种种,诸如此类。该怎么分,怎么用,怎么选,视情况而定。所谓策论策论,凡遇事的对策,大抵都是相同的。言语必须自己组织,但是结构可以统一。”曦月道,“?重要的是清晰流畅,简明扼要。”

众学子频频点头,提笔记下。从前他们只是背书,也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学习,现在看先生给他们的教导,他们也不是不可能考上的。

曦月将现代常见的总分总,五段三式的行文结构,和他们说了一遍。不过根据历年来的文章,做了一个改变。

中间必须时不时来一段现状描述与歌功颂德,言辞间必须要恭敬。

然而这并不算是重点。

“其实你们要是努力,比普通百姓更容易高中进士,一来是因为他们背景雄厚,二来是因为你们进过我这一段时间的教导,真得答得好。”曦月自恋的道,只是现在大家也都不在乎曦月说了些什么了。

曦月把这段时间整理的教案又发了下去,都是过去的试题。

科举的考题,大部分都是修身治国平天下,题目开得很大,但题破开,就不算难。

加上他们开科不久,不懂得变化出题形式。被曦月一摸一个准,基本没能逃过现代考生的精明套路。

曦月将可以写的点,可以提的对策,简要列出了一半。再加上古文疏注,前人应题的方式,就变得很多。

她其实写得不是很详尽,中间略去了许多。毕竟也没那么多时间准备。纵然如此,学子看见,还是惊为天人。

这才是简明扼要,清晰流畅吧?

平日里看书,总觉得学得冗杂,用起来才不顺心不顺手,往往许多时间才能回忆起来。

这样规整之后,还用看什么书?照着上面的点,一条条分门别类的答,不是更快吗?

他们不知道,这可是经历的数千年前人总结归纳改进的要点分析。真正的凝古辞,学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