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4章 鲁肃西巡(1 / 4)

策行三国 庄不周 7616 字 2020-04-11

a []

左都护孙尚香招集关中文武议事,安西大都督鲁肃、军师贾诩,负责关中新政推行的谏议大夫荀彧出席,并且坐在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太守之前。

实际上,他就是关中文臣之首,只是没有正式的名份而已。

三郡太守都尊敬荀彧,关中豪族也很配合他的工作,新政推行顺利,已经基本完成。

当然,背地里的讨价还价避免不了,荀彧也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好在有左都护府、安西都尉府的大军坐镇,司州刺史满宠又恶名在外,没人敢冒着倾家覆族的危险,真正和荀彧撕破脸。

总而言之,当年荀彧做汉朝尚书令时没做成的事,今做成了。

会议开始,先由子特使、行营主簿杨修转达子诏书。

诏书分两部分一是对关中新政推行进度的满意,下诏嘉奖以荀彧、三郡太守为首的相关人员;二是宣布秋后进攻汉中的命令,要求关中各郡做好准备。

宣布完诏书,孙尚香先请荀彧发言。

荀彧也没客气,介绍起了关中形势,言语虽平缓,却也掩饰不住欣慰。

经过两年的努力,新政的推行基本到位,为关中积累起一丝元气,让百姓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尤其是从凉州迁来的百姓,他们不仅在关中正式落了户,又免除了世代为兵的徭役,对新生的大吴政权颇有好感,对纪律严明的吴军也多了几分亲近。

他们清楚,关中大族之所以那么好话,都是因为有吴军坐镇。这些关东来的将士纪律严明,不仅不扰民,还经常帮他们干活,救灾时更是不辞劳苦,冲在最前面,无愧子弟兵称号。

他们虽然不是关东人,却也将这些意气风发,甚至有些骄傲的年轻缺成了自家子弟。随着左都护孙尚香下达征兵令,一批批年轻子弟通过严格的选择,成为大吴新卒,子弟兵的称呼进一步落地,喊起来无比自然、亲牵

向孙尚香介绍了情况后,荀彧不失时机的提出了警告。关中虽然恢复了一些生机,离富足还有相当的距离,户口的缺口还很大,支撑不起长时间的战事,否则刚刚稳定的形势很可能再次恶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孙尚香问荀彧,以关中目前的人口、物资,能支持五万大军征战多久?

荀彧仔细盘算了很久,给出一个答案如果从秋收以后开始算,能在三个月内解决是最好,最迟不能超过一年。春播时可以适当拉长一点时间,秋收却不能耽搁。如果在明年秋收之前,征发的民夫还不能回家,大量的粮食很可能会因为一场风雨白白的烂在地里,粮食供应必然会出现缺口。

关中这几年的气都不太正常,水灾、旱灾连续不断,甚至还出现了夏下冰雹的事,如果不是学者们渐渐放弃了灾异学,而关中驻军又及时救灾,朝廷又多次减免租赋,关中不可能有今的安定局面。

孙尚香点点头,向荀彧表示感谢。

随后,孙尚香又逐个询问了相关人员,确定兵员、运力、物资都能够及时到位,最后由陆逊进行秋后关中作战的基本方略陈述。听完陆逊的方案后,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就连荀彧的担心都减轻了几分。

吴军与以前的军队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数量虽少,却是常备兵,服役期间不务农,专心训练。所以不管是驻守关中,还是出征汉中,对地方的影响都不大,最大的影响就是物资运输产生的消耗,征发民夫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不会长期征发。道路修整完毕,相关物资运送到位后,只要不出现重大意外,绝大部分民夫就可以回家务农。

这个重大意外就是指遭受重创,兵员或者物资严重短缺,无法完成既定作战任务,必须再次征发士卒、补充物资才能继续作战。不管是因为灾,还是因为人祸,一旦出现这样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