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布防也是以着北江水道为线一字排开的。心脏的部位——广州府城那里,广东明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援剿后镇在那里驻防,作为广州的协守部队和应急反应部队;向西的三水县,护卫中镇的陈尧策统领一镇兵马;转道向北,清远那里有周全斌的前冲镇和马宝的那三千本部兵马;到了韶州府城,则还有萧拱宸的护卫左镇;而到了南雄府的地界,还有护卫后镇的兵马驻防,以确保粮道的畅通。
这些部队依次排开,犹如是长蛇一般,而在清远和韶州府城之间的英德县那里,陈凯也留下了中权镇黄兴的部队,那是一个组建多年的战兵镇,两千兵马,守卫一座县城,换做平日里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是现在,面对上万的清军,还是洪承畴精心挑选、组建而成的西南经标,就显得有些不太够用了。
“快,向抚军告急,向临近的府县告急!”
北江的水路运输绝对不能被截断,否则一个兵无粮则散就足够让北上的大军陷入到更加危险的境地。
清军还在路上,所幸明军在连山三县是有细作存在的,刚刚得到情报,黄兴就连忙向各处求援。这位与后世那位辛亥革命的英雄同名同姓的武将在郑氏集团内部并不是什么出挑儿的人物,但是多年的统兵经验使得他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最理所当然的选择,因为他很清楚他所处的位置的重要性。只是他的告急发出,第一支抵达的援兵却是最让他没有想到的。
“王帅高义,末将感佩万分。”
清远山的义军首领王翰,其人早前已经与陈凯达成了清远山铁矿的贸易协定,为此陈凯便给了其人一个副将的差遣。不过,这位副将现阶段的工作并不是练兵打仗,而是做起了清远山铁矿的矿场主兼包工头子,他麾下的辅兵和治下的民夫基本上都已经投入到了挖矿的工作之中,而那些战兵则充当起了监工和矿场安保。
就是这位矿场主,在前往清远县作客之际,接到了黄兴发给周全斌的告急,二话不说就回了清远山,带着本部兵马前来助战。此时此刻,出现在黄兴眼前的是一个个衣衫褴褛,武器更还有很多是拿木枪、竹枪作为替代的义军,就像是一群乞丐似的。唯独的,士气好像还说得过去,甚至细看去似乎还有几分高涨的样子,也不知道这支军队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这么一支军队肯定没办法与郑氏集团的各镇相比,与李定国本部的各营也要相差良多,甚至估摸着就算是王兴、陈奇策的兵马也要比其更胜良多。但是,当下黄兴自知他是要以两千战兵对抗清军一万左右的战兵。这种时候,但凡是拨到碟子里的就都是菜,哪还顾得上其他的什么了。
英德县城是半年前为陈凯收复的,当时就是带着大军抵近城下,派人吼了一嗓子,问问守军打得过尚可喜、耿继茂和朱马喇与否,城内的守军就很有自知之明的开城投降了。
收复城池,没有对城池造成什么破坏,这对现在的守卫者黄兴而言确实是一件好事。可问题在于,广东这一年来始终在休养生息,城墙修缮的投入非常有限不说,还都集中在了那些被明军破坏过的城池,比如新会、比如广州,最起码不能放任着那么大的豁口摆在明面儿上吧。英德县城没有受损,但这半年来也没有任何修缮和增筑,还是原来的模样,除了旗帜便了颜色以外,就再没有什么区别的了。
接到军情,黄兴就在抓紧一切时间将城外的百姓搜罗入城,同时组织民夫修缮城垣,准备守具,忙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等到王翰的部队赶到,约莫也就五百来人的样子,黄兴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让人打开县城的武库,将暂时存放在此,准备发运北上的军服和武器拿出来用以装备这支友军——他是个明白人,现在装备了友军,打仗时起码还能多一份助力,可若是敝帚自珍的话,城池破了,这些东西就都要便宜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