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上登基后念其贤名授其侍御史,后迁给事中。
其后数年,今上感其忠直,迁其为东宫少詹世命其辅佐太子。
后承乾命人暗杀张玄素,经此一事后张玄素不改其志,对太子忠直依旧,皇帝感概之余,迁其为太子左庶子,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有了皇帝的力挺和认可,张玄素对自己教导太子的道路愈发坚定,最终导致太子对其厌恶到极点。
东宫之中一旦听闻张庶子到来,上至太子下至宫人,或是如临大敌或是两股战战。
老头蹉跎半生躬耕于刀笔之中,直到皇帝委以重任以太子托付,人生至此总算找到了方向和价值。
此后张玄素以致君尧舜为毕生之志,并发誓生死不渝。
可怜老头一腔赤诚却被太子视若瘟神,这让倔强刚强的老头情何以堪?
如今李元昌更是直指其教导太子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张玄素本要强项驳斥,可体味了一番对方话语,老头惊骇地发现这一番指斥竟如黄钟大吕!
不错,太子这一番危机的本质在于其行事荒唐狂悖无度,举止失措之下给了李泰可趁之机。
试想今上圣天子临朝,以历代治乱兴替的经验,太子只要能安分守己做一个守成之君,只要进退有据不失德行,就算黯淡平庸一些,李泰又如何能动摇其东宫地位?
一念至此,张玄素竟是冷汗如瀑,老夫……当真错了吗?
李元昌见张玄素似有所悟,长叹道“张公本是当世大儒,一叶障目以至行事操切谬以千里,以张公大才,只要能脱出迷障自能引导太子重返正途。”
张玄素阖目不言,须臾后两行浊泪溢出,声音枯哑道“太子如今视老夫如寇仇,老夫何德何能牵引太子重回正途?”
李元昌摇头道“张公此言大谬!
眼下太子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距离被废不过一步之遥。
不过,所谓物极必反阴极而阳生,如今却是太子涅槃浴火王者归来的机会,亦是张公经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天赐良机!“
张玄素讽道“汉王果然高见,依着殿下的意思,太子这一遭受难,非是危机反而受益无穷?”
李玉昌正色道“不错,太子这一遭大难乃是从前太过顺风顺水,无论他惹下何等样泼天大祸,陛下都能为他遮风挡雨。
陛下之所以如此袒护承乾,一者承乾乃嫡长子,为了维护大唐纲常,陛下盛怒之余只能力保承乾。
二者,李泰从前虽然看似咄咄逼人对承乾造成莫大威胁,实际上李泰志大才疏,文采风流却跋扈张扬胸中实无一策。
陛下圣明烛照,对于两个嫡子相争如何看不明白?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既然李泰并无取代承乾的能力,对于兄弟俩明争暗斗陛下不过视为稚子玩闹。
现在情况已变,大病而愈后李泰一朝悟道,如今文韬武略莫不出众,已经对承乾造成致命的威胁。
李泰进步若斯,承乾若不能振作奋进,等待他的后果必将是废为郡王而就藩离开长安,陛下百年之后欲求终于床榻间而不可得。
如此大难临头之时,只要有人能够陈之以利害,以承乾的悟性,必定能够幡然醒悟觉今是而昨非!”
这一番话鞭辟入里,张玄素咂摸一番后眸中渐渐燃起一簇火苗,却是仍然质疑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汉王,老夫不得不承认从前小觑于你,或者今天的汉王才是真正的汉王?”
李元昌洒然道“这并不重要,张公今日不曾赠孤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孤已然欣喜无限。”
张玄素叹道“汉王睿智如此却是糊涂一时,老夫承认你的分析切中太子命脉,可那个点化太子的人选应当是太子太师魏玄成才对。
以太子对老夫的态度,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