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讲,想必是与军制有关吧?”杨博躬身道。
“我等身为陛下的臣子,自然要听陛下吩咐。”俞大猷也拱手道。
“此事关系重大,朕觉得军制改的还是不够彻底,因此想要成立一个参谋部,专管我大明军队之事。”朱载坖的右手手指轻敲宝座扶手,看着两人道。
杨博愣了一下道“陛下,这与兵部有什么区别吗?”
俞大猷也是弄不明白,看向朱载坖的目光之中带着疑惑。
朱载坖笑道“最大的不同,便是此参谋部主官皆为武官。现有兵部并入参谋部,而参谋部便要分析与予判我大明周边各国,与国内叛乱的军事情况。由此,使得朝堂上下都能放眼天下战略布局。若有战事,便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陛下之见实在是圣明!”俞大猷中放光,他简直太赞成了。去年就听陛下提过,如今终于要实现了、
杨博却陷入沉思,在考虑朱坖所说的参谋部的作用。
“陛下,这参谋部的主官,为何皆用武官?”杨博躬身问道。
朱载坖笑道“杨卿问到了根子上。朕起先觉得,文官带过兵的,也可做这主官。但若深思,便觉得不妥。带过兵的文官,虽然也能参谋。可是此例终是要改的,不是长久之计。带兵的文官并非出身于军伍,对于军中低级兵丁之事并不知情。武官皆自军中而起,对于军中之事自然更加明白。”
“而且,以文驭武,则使得军无战心。长此以往,便如宋时一般,恐无力抵御外侮。我大明初时,太祖、成祖都亲自带出一批能征惯战的武官来。非只是太祖成祖有识人之明,还因为武官并未被太祖成祖视为卑贱之人也。”
这些理由很充分,朱载坖要让大明的军队近代化,便要将参谋部成立起来,使得军人都有了尊严和人格的保障。
杨博点了点头,“臣懂了,陛下果然不同凡想,此为高见。自成祖之后,朝廷上下便对军中颐指气使,而军中战力愈下。依陛下此见,当能扭转军中颓丧之气。”
俞大猷对于朱载坖的感觉,几乎是惊为天人了,“陛下此等见识,我俞大猷远远不如也。之前总觉得掣肘,可是经陛下一说,才明白确如陛下所说。而今,则心中块垒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