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乐评(1 / 3)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刻意对比《千里之外》和《人间》的评论量的话,他会惊奇地发现,尽管前者的上线时间比后者晚了半个小时,但前者的评论区却比后者热闹得多。

“项老师发生什么事了?是我的眼睛和耳朵同时出现问题了吗,我怎么在歌里听到了时如沙老师的声音?”

“我有点没看懂这个操作,费那么大劲儿请来时如沙老师合作,不让他作词,反而让他唱歌?你这跟用82年的拉菲做染料有什么区别?”

“时如沙老师的作词功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这唱功嘛……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不算差,但也好不到哪去。”

“时如沙老师就是优秀,能当金牌作词人、中国风之父,也能当乐章哥哥的绿叶。滑稽”

“唉,虽然说时如沙老师曾经也是一名歌手,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那么久没有唱过歌,能唱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好吧?不要再吐槽他的唱功了。”

“朋友们,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你们说,有没有这种可能这首歌的歌词,其实是时如沙老师写的!

“但是,月圆传媒为了炒作项乐章的作词能力,给了时如沙老师一大笔钱,叫他让出了署名权。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公布了合作消息。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才强迫多年未唱过歌的时如沙老师跟项乐章合唱出了这个版本!”

“没这种可能,别乱想了。你当金牌作词人是那种刚入行的新人吗?

“如果是烂歌,你说他们不要署名权,那我相信。但是你要是说他们会卖《千里之外》这种歌的署名权,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你知不知道这么一首歌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声誉、涨多少身价?”

“……”

评论区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讨论时如沙不作词反而跑去合唱这件事。

刚开始,他们还在聊为什么时如沙不写词以及时如沙的唱功。

但很快,时如沙的一条动态改变了这一情况。

“我和项先生合作的那首《千里之外》大家应该已经听过了吧?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非常喜欢和看重那件作品的。所以,在它上线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不时会去看看大家对它的评论。

“我发现,大家讨论的重点似乎出了问题。讨论一首歌,最重要的难道不应该是歌曲本身吗,大家为什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我身上呢?

“为了避免太多无意义的讨论,我在这里解答一下大家的一些问题。

“很多人都好奇,我身为一个作词人,为什么要和项先生合唱。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为什么要唱歌,第二个是我为什么要和项先生唱歌。

“我先回答第一个吧。

“了解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一名创作型歌手——没错,我以前还是一名歌手——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就逐渐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作词上了。

“虽然一直没在大众面前唱歌,但我心里仍然埋藏着一颗演唱的种子。在听过项先生的《青花瓷》后,那颗种子发芽、成长了。

“它扰得我心痒痒,于是,我主动找上了项先生,要求合作推出一首双人合唱的中国风歌曲——而我,必须得是两位合唱者中的一员。很感谢项先生答应了我的要求,给了我这个机会。

“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和项先生唱歌。

“怎么说呢……项先生现在也算是华国一流的中国风音乐人了——听过《公公偏头痛》、《本草纲目》和《青花瓷》的朋友应该不会反驳我的这个观点——我和他合作有什么问题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朋友好奇我为什么没有参与作词。说实话,关于这个问题,你们好好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歌词,就能知道答案了。……”

看到最后一句话,很多人又掉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