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这个时候果断一点的解决这些麻烦。他也很清楚一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个时候也就不要想着什么伤春悲秋了,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召吏部尚书觐见吧。”朱允煐开口,对王承恩说道,“让大理寺卿候着,他们也都该动起来了。”
王承恩自然更加没有什么意见了,皇帝召见吏部尚书或者大理寺卿,这都没有问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不过这些人,或许也只是以为就是商讨正常的政务。
顶多也就是现在有些处在风口浪尖,大家伙也觉得应该是要布置‘京察’的各种安排。毕竟这样的事情非常敏感,很多的文臣武将这个时候也是极为敏感的。
茹瑺奉旨觐见,朱允煐就开门见山的说道,“茹鉴倒是颇有一些能耐,倒是有着伴读几分本事。好好历练一番,也该是朝廷栋梁。”
茹瑺这个时候就跪下,言辞恳切,“陛下,蒙陛下隆恩,臣子方能入值文渊阁。只是如今内阁大学士职责不同往日,臣子为驸马都尉,怕是不好参与朝政。”
朱允煐赞赏的看了看茹瑺,实际上这也是朱允煐在考虑的事情,也确实需要考虑一下将茹鉴的位置稍微挪一挪、动一动。
朱允煐就笑着说道,“伴读此言非虚,内阁大学士本就在朝野上下有些非议。那这样吧,迁都之事刻不容缓。茹鉴还是去天津任知府,作为京畿门户、海漕重地,天津得有朕信重之人方好。”
茹瑺表情有点为难,对朱允煐说道,“陛下,臣子才学不济,任一府知府有些.”
朱允煐就实话实说,“茹鉴倒是有些才学,让他为尚书、侍郎倒是在害他,一府知府倒也合适。正好咱姑姑也是喜欢游山玩水,咱就不拘着他们。”
茹瑺内心里还是有些小期待的,他的长子本身就是驸马都尉,身份也是比较显赫的,但是这显赫有些时候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啊。
内阁大学士现在可是能够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这本身就是敏感。再加上茹鉴外戚的身份,自然也就更加的敏感了。更何况茹瑺还是吏部尚书,甚至他的一些折子说不定就是落在茹鉴手里审阅。
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就比较敏感了,任何一条都需要小心,让一些人忌讳。茹鉴这边几乎每一条都碰上了,自然也就更加的敏感了,让人会觉得心里非常的不踏实。
还是外放比较好,虽然不是什么封疆大吏,不过到底也是能够主持一府之事,也算是可以得到一些历练。
茹瑺实际上也明白,他的三个儿子才华都比较普通,也就是中人之姿。位置太显赫反而不是什么好事,稍微历练一下也就成了,再加上外戚的身份,在外头反而更加逍遥自在。
至于说这里头有没有皇帝陛下三言两语就撤了一个大学士的意思,茹瑺其实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事情,他早就习惯了这些事情,也没必要揣测上意。
说起来他对于这样的事情乐见其成,这是绝对的好事情,当然要支持了。
看着茹瑺,朱允煐也说道,“这一次咱准备京察,想来伴读也是知道咱的心意。吏治不清,朝政必然不明!”
茹瑺自然连忙认真的回答,“回陛下,臣深知京察大计之重。臣决意先查吏部,吏部本就是掌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诸事务,持身不正必出大乱!”
朱允煐满意的点了点头,茹瑺能够成为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绝对不只是因为他出身太孙府那么简单而已。
要是没有一些真才实学的话,他绝对坐不稳吏部尚书的职位,皇帝也不可能将那么重要的一个位置交给一个庸才。毕竟朱允煐不是什么昏君,他是有抱负的明君。
简单的和茹瑺聊了一下京察的事情,有些事情也不需要朱允煐耳提面命。真的要是到了那个程度,茹瑺这个吏部尚书的位置也就需要考虑换人了,有些事情也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