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说法,因为所有粮田都会被征用上。
人口一多,做什么都是好的,前提是要井井有序的去处理。
说来说去,许清宵这个计划十分庞大,而能支撑这个计划,必须要依靠两个地方。
第一,国运龙鼎。
国运龙鼎必须要保证未来百年甚至是千年的时间,王朝风调雨顺,没有自然灾害,并且粮田种出来的粮食越来越多,人才也越来越多。
第二,工具。
大魏想要真正的完成惊天大改变,就必须要重工,从农业转变到工业。
但这个过程很复杂,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
这也是为什么许清宵要大力发展教育的问题,只有培养出大量的读书人,有文化有才华,让他们自己去各个领域去钻研。
指不定某天就有个人突发奇想,创建出蒸汽机来。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以上两点,只能听天由命,需要时间来衡量,许清宵能做的就是铺垫。
未来能不能成,还真不是许清宵能决定的。
“守仁,老夫赞同你的观点,非常时期,非常对待。”
“可问题是,即便是转移压力至往后五十年,但问题又来了,眼下大魏国库的一百三十万万两白银,依旧不够。”
“至少得三百万万两白银。”
“一百万万两白银,用于推广粮产种植,一百万万两白银,用于修桥修路,一百万万两白银,用于月俸银两,还有工部器物,还差一百七十万万两白银啊。”
陈正儒算是彻底明白许清宵想做什么了。
许清宵想要乘着这次机会,大力发展大魏。
之前许清宵就提过,只是后来因为很多事情,也就耽误了。
眼下许清宵重新启动计划,他自然赞同,但问题是想要启动这个计划,大魏国库的银子还是不够。
最起码要等个三五年,否则强行施行计划,只怕做到一半,没银子了,成了笑话都是小事,怕就怕银子花了,事情没有办好。
容易拖垮朝廷。
缺口是一百七十万万两白银,而且这只是保守估计,肯定不能这么算,要算就必须要算多的。
按两百万万两白银算。
一口气那里来这么多银子?
“有人会来送。”
许清宵开口,他神色无比自信道。
此话一说,众臣有些好奇了,不由看向许清宵。
有人会送银子?
谁送?
一口气送两百万万两银子?谁?那个大财主?
“守仁,你这意思是?”
“许王爷,平白无故,谁愿意送银子给咱们啊?”
众臣好奇,望着许清宵。
“诸位放心,眼下时机未成熟,等真正成熟后,诸位就明白了。”
“总而言之,如若诸位大臣同意本王之意,便开始准备,目前国库的银两,足够维持前期。”
“半年之内,本王答应,两百万万两白银,如数奉上。”
许清宵自信无比道。
待此话一说,众人更加好奇了。
只是许清宵不说,他们一时之间,也只能心痒痒了。
“王爷,老夫就不多说了,如果半年之内,王爷当真能搞到两百万万两白银,老夫答应此策,竭尽全力配合。”
“当然,还需陛下同意。”
听到有银子,顾言顿时激动起来了,如果许清宵当真能在半年内搞到两百万万两白银,那大魏就要起飞了。
三百万万两白银砸进去,留个二三十万两白银垫底。
不出三年,大魏真的要鼎盛起来啊,而且不是普通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