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项目开启(1 / 2)

《论语·卫灵公》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孙子兵法》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这就是沈光林当前要做的工作。

对方的条件和优势暂且不去提,己方的条件和优势还是要提前了解清楚的。

不打听清楚了自己这方拥有的条件,盲目应战是不可取的。

而要进行科研竞赛,科研经费就是排第一位的。

没钱,一切免谈。

没钱,把妹都把不到质量好的,自身技术好都没有用。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舔狗十年一场空,一辆豪车做老公。

因此,租一辆劳斯莱斯,可以让你累到肾衰竭。

钱的问题曼斯坦因来想办法。

曼斯坦因是西德本土生产的高端学者,他知道的很清楚该怎么去操作这一切。

因此,想获得科研经费,一点都不难。

西德的科研经费来源分为三块:第一,国家发布科研任务,你去领取;第二,你自己有研究课题,向国家申请资金;第三,找企业合作。

这三点曼斯坦因都能轻易的满足硬性条件,因此他才会说,钱没有问题,一切不设上限。

如果连这点能力都没有,沈光林也不会找他合作了,转身回国自己玩去,反正他不缺合作对象。

不过,德国的研究经费虽然容易获得,但是使用起来需要非常规范。

研究者不可以使用科研经费用于人员开支工资福利等与研究无关的事项。

而且,他们对这一切卡的很死,对经费的去向查的也很严。

因此,像沈光林这样的学者在德国做研究,如果不是学校的在编人员,那还是有点难受的。

日常花费的钱都不知道从哪里出。

为了混个成就,沈光林还是做了妥协:他的人,日常开支由他自己出。

就借用京城大学的名义,两所学校平等合作,科研成果也是两家共享。

具体到人那就是沈光林和曼斯坦因一人一半,荣誉对半分。

大家对这个安排都很满意。

沈光林看中的就是德国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曼斯坦因的科研能力;

曼斯坦因看中的就是沈光林良好的科研视野和科研能力。

其实,他并不知道,沈光林的科研能力是要打问号的,他就会摸鱼,不会做科研,而且想一出是一出。

在德国做研究就是这样刻板,钱容易拿,但是不容易花。

国内的研究刚好是反过来的,钱不容易拿,但是容易花。

而且,整个使用的过程也缺乏监督,只要申请到了钱,那就是自己的,可以随便使用。

科研竞赛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人。

沈光林是研究物理的,曼斯坦因是研究生物物理的,他们还缺乏研究化学的助手,也缺乏研究生物的助手。

还好这一切不难解决,柏林自由大学也是全球知名的大学,实验狗并不难找,沈光林也准备把吴晓云叫过来支援一段时间。

学术交流么,对谁都有好处的。

学术是不分国界的,除非她不愿意来。

她怎么可能不愿意来嘛,不但她要来,张成也要过来,这位秃头数学家也能有很好的用处。

看样子,还是要准备钱财啊,全国巡演还是要继续举办下去,不然一伙人都得喝西北风。

人才的问题很轻易的就这样解决了,剩下就是实验的硬件条件如何以及选择课题方向了。

实验条件这个话题又回归到科研经费上了,这点不用详细考虑。

那剩下的就是选择课题方向。

课题方向自然是沈光林来定,毕竟他“目光如炬”。

沈光林还是和曼斯坦因象征性的商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