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泡沫(2 / 4)

逆袭1988 拾寒阶 2361 字 3个月前

啊!”李文娟甜甜一笑,她还以为会和王林分开住两个不同的房间,没想到两个人住在一起,她别提多开心了。

王林完全不能理解她的这种感受。

他走到阳台上。

外面就是繁华的商业中心银座。

九十年代初是东洋发展的巅峰时期,但也从此停滞不前。西方老牌发达国家大抵如此,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停滞,甚至会倒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制度的约束?还是工业文明本身就达到了极限?这个社会问题太大,就不是王林所能讨论的了。

银座曾经是东洋财富的象征。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银座是东洋上流社会购物的标识。一件最普通的衣服,往往要花去一位普通职员一个月的工资。而东洋普通职员的工资,在当时的世界都算得上高工资。

而1990年,正是东洋最后的疯狂。

东洋在1980年进入到经济的黄金期,也称为泡沫时代或繁荣时代,是一个经济高度成长的时代。疯狂消费的东洋人都觉得自己发财了,坚信明天会更美好,会更有钱。但到了1990年底,一切戛然而止。

在1990年,10000日元大约为300元人民币。这一年,我国职工月平均工资178元,而东洋职工月平均工资1万元,这里是换算成人民币后的数字。为了方便理解,下面没有特别说明,都是以人民币计算。

整个社会在繁荣时期,一切的行为都在想办法迎合和刺激消费。针对不断攀比和消费的年轻人们,商家们不断的鼓励他们尽情享受当下的生活,人为的把每一个节日都硬生生的过成了情人节,或者约会的日子。不管是传统的七夕节,还是外来的圣诞节等,都是消费的高光时刻,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百货公司推出的会员日,购物日,各种活动等等。

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名牌店里,挤满了从东洋去海淘的人。东洋人当年消费了全球70的奢侈品。甚至有法国等国家的百货公司,对于持有东洋护照的游客实行限购。

东洋人追逐好吃好玩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有的商家甚至会把金箔包在食物外表,一个原本100多元普通的巧克力,被卖到5000元,还供不应求。

每一个节日都成了狂欢的好时机,每一个节日情侣都需要给对方准备礼物。当时一个普通职员,月工资在1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结婚,购买百万级以上的婚纱或礼服,飞到澳洲或者巴厘岛、斐济等旅游胜地度蜜月,一个婚礼花费30万到50万甚至更多,都很正常。全球各地度假胜地的沙滩上,躺满了各种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洋人。连斐济在酒店当服务生的黑人,都学会了说日语。

在电视或者各种杂志上,宣扬物质至上,各种五花八门的服饰、包包、化妆品等,对普通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女高中生都学着大人们,开始想办法弄钱买名牌包包。这个趋势越来越大众化和年轻化。三宅一生等后世还在流行的品牌,就在那个时间诞生的。在酒吧里,挤满了各种老板和年轻的职员,而法国路易十三等各种洋酒,就成了他们的最爱。如果顾客点清酒,连服务员都懒得搭理你。

深夜的东京马路上,全是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和女人,出租车成了最热门的生意,不打表,漫天要价成了常态。有的人为了打车,挥舞着几百美金,站在路边拦车。很多老板为了彰显有钱,在到了目的地后,经常一沓一沓的给小费,有时银行的封条都还没拆开。据东洋媒体报道,有一次一个老板,本来只需要支付100多元的车费,结果给了两万多的消费。这可是在1990年,平均房价3万多。

整个社会都洋溢着极度鼓励和崇拜物质的气氛。俗话说,饱暖思。年轻人想着法子来赚钱,包括身体。在东洋繁荣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赚钱方式,也就是,人群包括家庭主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