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法则。
薛定谔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乌利亚,他一直在反复自问,自己究竟为什么第一次那么懒散地对待世界的毁灭?
是不在乎吗,还是袖手旁观,甚至触发这一切的发生呢?
看到熵增定律,他忽然恍然大悟了起来。
为什么,懒散非常容易?因为它十分符合熵增定律。
可为什么,生命不能只有懒散?因为生命来自于某种自律的逆熵,自律就不可能只有懒散。
初中物理老师教导人们:物质是由分子、原子这样的物质组成的,这些分子或原子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杂乱无章的随机运动。
随着温度越高,运动也就越激烈,物体将会从固体融化为液体,直至沸腾为气体。熔解在凝固,有非常符合炼金术士们的要求,这一点上说,异世界的规则,也不是完全失控的。
由此,乌利亚想到:温度,分子运动与熵之间的关系。
假如人们把一滴墨汁滴入水中,由于分子间相互运动和碰撞,就会看到黑墨色迅速地弥散开来,直到整个液体都被染成黑色为止。
想象一下:无论人们再怎样摇动那瓶被墨汁染黑的水,也无法让它恢复到最初清水和墨汁界限分明的状态了!这个就解释了,熵增不可逆的过程。其实,这也多少解释了灭世时,乌利亚为什么不能复活母亲,而带来的绝望,就因为法则不可逆。
从泾渭分明到一片混沌,就是一个混乱程度不断增加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可逆的。
“熵”这个概念正是用来表征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的。
香农无疑是从中得到了灵感:既然信息蕴含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出人预料的混乱当中,那么也就可以用上“熵”这个概念来衡量,于是他提出了信息熵。
于是他把上述自己定义的公式成为“信息熵”,传递信息的符号的不确定越高,计算所得的熵就越大,蕴含的信息就越多。
这个信息熵的结果,就是用二进制数字——“比特”——来表达的。
与此同时,另外一位顶级科学家,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的开山祖师:阿兰·图灵在苦思冥想自己的计算设备,该设备只是在头脑中构思的,后来被称作图灵机。
更妙的就是,乌利亚看到了:和香农同一个时代的图灵。
香农,提供意识(信息);图灵,提供肉体(图灵机),他们两公用二进制和比特的概念。
现在,乌利亚总算可以得出来自孩子们的智慧肩膀上,一个他自己的结论了:
“没有物质基础的信息,是不存在的,哪怕这个物质只是一道光。
没有肉体基础的意识,是不存在的,哪怕这个肉体只是一块芯片。
这种存在,也许就是所谓的意义。没有意义的事,无论它存在或不存在,都是可以视作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