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上元节做中秋词(1 / 2)

卢尚书哈哈大笑,对着韩驸马和海文仁说过。

“我说过这小子狡猾吧,想不到杨无端也能教出这样圆滑的小子,倒是和他那个叔父有些像,若是能把盛郎中那个性子学个八九成,将来入仕,成就不低。”

此话却是不错,盛长槐好歹在盛家待了几年,盛紘治家之术虽然不怎么样,但做事却是滴水不漏,圆滑的紧,盛长槐怎么着也是能学到一点两点的,不过按照盛老太太的说法,盛长槐只不过学了个表象,内里还是和盛紘天差地别,这都是后话。

韩驸马和海文仁不好搭话,只好干巴巴的陪着笑,又知道卢尚书是故意为之,并非为难盛长槐,也没做什么表示,横竖也没啥坏处,难得卢尚书对盛长槐如此感兴趣,这样更好,他们的谋划稳了。

卢尚书看两人不说话,笑着摇了摇头,转而对着盛长槐说道。

“今日如此盛会,两首词怎么够我出来这一趟,我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拿,既然城小子是为你出头,我也不会为难他,本来想着你在做两首就饶过你,既然这样,罚你多做一首,三首把,也就不用算是那首旧作了,城小子不是说一步一诗吗,想来是对你短时间做七首诗词非常信任,我就如了他的愿。”

盛长槐就是再傻,也知道为何卢尚书如此挑剔了,不就是想考考他,看他是否对得起杨无端唯一的亲传弟子这个身份,杨无端可是大宋的诗魁,在苏仙没有完全体之前,比起杨无端的成就可是差的远了,汴京风月场所,可对他风月班头的自称不认可的。

幸好上元诗词本就繁多,这个时空可没有毛滂,既然抄了一首,就不在乎多抄一首。首先是一首。

“闻道边梁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紧接着,瞧了一眼窗外,画舫上歌舞阵阵,又瞧见了一个红衣女子骑马从远处经过,又想起了一首。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父老犹记庆历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这一首,盛长槐长了个心眼,把宣和事改成庆历事,庆历新政期间,政通人和,也是老百姓过的最好的几年,在这里写出来,也是表明自己和恩师对范相公的尊崇,既然要入仕,可是要摆明志向,就好比当年顾廷烨科考文章中,暗喻自己要效仿范文正,乃是一个道理,诗词扬名,不仅仅杨的是才名,更是志向,怎么好听怎么说。

最后一首,盛长槐却不知该写啥,上元诗词虽多,但在汴京这种地方写,有些不应景,难免会被人找出破绽,短时间之内也不好挨个去思考,写前两首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个,直到第二首收尾,终于想了一首词。

这首词并非上元诗词,而是一首中秋词,但这时候月亮已经从云间飘出,再次照亮大地,也是十五月圆之时,放在此刻,也是可以的,想起这首诗词,盛长槐心有所感,突然思念起亡母。

一念及此,盛长槐整了整衣冠,遥望明月,对着江州的方向三拜,见盛长槐面带忧伤,又如此郑重其事,众人面面相觑,不懂盛长槐之意。

盛长槐没让众人久等,先是拿起先前的手稿放到一旁,重新铺好一张宣纸,继而拿起狼毫笔,并没有直接书写诗词,而是在卷头写下一句。

“辛丑元夕,金明池诗会,得众前辈厚爱,韩城磨墨,允做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