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细盘算三年之攒,救楚否众人献计(3 / 4)

等地自不必说,便是山东、东莱二郡的百姓也至少有数月之存,若是加上今年之减税增收,百姓存粮或可有一年之余。”

显然,吕不韦作为赵括的心腹,很是明白赵括对于底层老百姓的在意,若是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恐怕这位王上真的会吃人!

赵括闻言,这才满意地点起头,对着众人说道:“我大赵有如今之势,多亏诸位不辞辛苦鼎力相助,寡人代赵家百姓多谢诸位了!”

众人闻言连称不敢。

随即赵括也不多作夸赞之词,转而将话题再次带入正轨,说道:“如今我大赵兵精粮足,是时候跟秦军好好地算上一账了,只是兵出何方,却还需细细计较。楚国是救还是不救,救的话如何救?是加入南方战场,还是另辟战场,亦或是其他,诸卿有何建议,且大胆言之!”

众人闻言,也不再谦让,当即作为首辅的平原君便首先发言道:“微臣以为楚国必救,否则无论是楚国臣服于秦,或是倒戈相向都将导致战局之被动。可若是出兵楚地,虽有可能与楚军共歼秦军主力,然一则劳师以远,不利其战,二则若是就近前往,需向魏国借道路,若从山东入楚地,则需跨越山河之阻,迁延日久矣!

故,微臣以为,可于河西发动进攻,迫使秦军回援,进而解楚国之围。”

赵括看着平原君缓缓说道:“平原君之意,欲我大赵行故齐之军师孙膑之围魏救赵之策焉?”

“然也!”平原君点头称是道。

“诸卿以为如何?”赵括没有点评反而问向在场诸人。

若是换了现在的会议,定然是一片歌颂英明之声,但好在那时的赵廷还没有受到“官本位”的荼毒。

赵括话音刚落,上将军李牧便站起身来,表示反对:“吾认同平原君之楚国必救之议,然平原君之策,有误者三。

其一,河西之侧,非秦之必救也!此地之广不如关中,其地之富不及巴蜀,失河西而的广袤之楚地,秦人划算得很,故若我军强攻河西,秦军必不会回师救援;

其二,河西之战,难于安陆之战。安陆者虽北有高山,南有云梦,然其城却非天险,反观河西,我军若攻,必强渡大河,观夫历年水情,秋日必涨其水也,而秦国修筑河西防线日久矣,我军强攻必遭巨大之损失;

其三,我军救援非真为救援也,只为安楚王之心,以励其与秦军死斗,故平原君不愿之路确是末将以为最佳之路径——即,自山东郡出兵而援楚。不仅可以山川险阻为由拖延一番时间,更可以沿途记录山川形势,以利我军来日攻楚之用!”

不待赵括继续点将,一旁的田单将军早已按捺不住,当即起身说道:“末将以为,出兵于楚国境内殊为不妥。尤记得当年河内之战,魏军反水,险些将我八万主力陷于全军覆没之险地。魏国者,累受我赵国之庇佑也,却也能阴谋反水,况楚国乎?

秦楚虽有世仇,然利益驱动之下,勾连之事不可不放!妄悬大军于他国境内,一旦楚国反水,则我大军进退两难,更有尽没之危矣!简言之:就楚之重不应重于我自身之安危也。

故,末将以为,可行“围魏救赵”之策,还是那句话吾等只是需要给楚王一个借口、一个希望,令其与秦军相拼可也,至于能否真正调动秦军,并不在吾等考虑范围之内。甚至于,秦军不为所动是更好之事情。

当然,若是楚国反应强烈,我军也可直攻周邑,进而进逼函谷!”

“进逼函谷?函谷关岂是那么容易攻破?而我大军经周邑而至函谷,粮道完全暴露在韩、魏两国视野之下,一旦两国被秦军说服,则我军粮道必然不保,如此大军才真正陷入险地矣!”李牧随即抓住田单最后的漏洞狠狠进行还击。

“那便攻河西好了!”一旁的平原君又冒头说道。

看着挥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