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直怼方正化(1 / 4)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190 字 2022-04-23

当然,官兵们现在的血战更有价值,也更为自觉。在这道防线后面可是他们的亲人、朋友,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赵,赵石头。”郭大靖伸手点着,想起了这个向他施礼的小队长的名字,不由得笑了起来, “已经不是小兵了,很好,很好啊!”

赵石头没想到郭将军还记得他的名字,既受宠若惊,又兴奋激动,嘴唇翕动了几下, 嗫嚅着不知说什么好。

郭大靖笑着伸出手,说道:“把枪给我看看。”

赵石头赶忙把手中的重火枪递了上去,嘴里才勉强说出话, “这枪很,很好,打得建虏血肉横飞。”

郭大靖伸手接过,感受到火枪的沉重,确实需要支撑。凭空射击也不是不行,但稳定性难以保证,且手臂的力量难以持久承受。

重火枪的威力就在于此,管你什么重甲,打中就是非死即伤。除非你穿得跟铁罐头似的,连步都挪不动。

扳动龙头,弹性钢片使得这个动作要花费不小的力气,燧石片打磨得很规整,能看出赵石头的专心和认真。

郭大靖把枪递还给赵石头,笑着说道:“不错,能用这重火枪了, 身体结实了不少啊!”

赵石头嘿嘿憨笑着, 年岁不大, 却已经是有经验的老兵, 脱去了当初的稚嫩。

郭大靖伸手指了指阵地外的障碍物,说道:“这么远的距离,对于冲到第二道红线的敌人能打得准嘛?”

赵石头抬头看了看,说道:“回将军,不敢说十发九中,十发四五中是可以的。”

第二道红线已经是距离阵地不足五十米,滑膛枪的准确率达到这个水平,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而第一道红线是百米,依然在重火枪的射程之内。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瞄准了,而是靠着排枪来提高命中率。

要知道,建虏的冲锋不会是散兵线式的,他们不懂,也不会。

因为建虏的重叠,一颗沉重的铅弹打过去,未必会击中最前面的,但击中后面的概率也不小。

建虏的重甲死兵也不是很多,在火枪、火炮的打击下会不断损失。紧跟着重甲死兵冲锋的轻甲步兵, 在轻重火枪的密集射击下,伤亡就会更加惨重。

郭大靖听了赵石头所说的命中率, 十分满意地点头称赞,目光又移到了他的手上,说道:“戴着手套,不会影响射击吧?”

赵石头如实答道:“回将军,战斗的时候会戴薄手套,并不影响装填和射击。”

在冬季作战,保暖的手套是很必要的,防止手指冻伤,影响到装填和射击。如果是冷兵器作战的话,主要就是一个握的动作,倒不是很要紧。

即便如此,东江镇官兵每年冬季冻伤手脚的士兵也不少。或者说,整个北方军镇的明军,都难以避免。

郭大靖不知道手套算不算是他第一个发明的,但为官兵们装备之后,确实是好评如潮,深受喜爱。

官兵们都有两副手套,一副是两指的棉手闷子,用棉花或毛皮制成,又厚又保暖。薄的则是棉布做的五指型,比较紧凑贴手,便于战斗时操作火器。

另外,官兵们增加的装备还有棉布面罩和铁面具,主要是防护箭矢对于面部的伤害,也能起到些保暖的作用。

统共能花多少钱呢?一个士兵连半两银子都用不上,数万东江军官兵顶多也就一两万银子。

但这四件套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可低估,砸下的银子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反观辽镇,朝廷每年几百万银子地供着,又能好到哪去?除了将领们的家丁,普通士兵也就比乞丐强一些而已。

郭大靖不惜钱财地打造东江军,就是让朝廷看看这鲜明的对比。

如果崇祯还是看不透其中的关窍,那他自挂东南枝纯属自作自受,又有什么值得惋惜之处?